情感满树,静待花开——小学音乐教学中激活情感因素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6期   作者:靳子轩
[导读] 小学音乐教学在精神层面应当达到的深层次目标是以音乐教学为手段

        靳子轩
        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浙江 杭州 311100)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在精神层面应当达到的深层次目标是以音乐教学为手段,触动、熏陶、升华学生的情感活动,最终实现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成为了每个音乐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难题。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内容的情感:以情境帮助陶冶情感、以游戏乐于感受情感、以表演理解体验情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方式、音乐情感
艺术家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组织手段来传达思想感情、表达情感体验,然后让欣赏者在聆听、学习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感受力去想象和体验,从而在内心激发出一定的情感意向。可见,音乐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而要将学生带入音乐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情感反应,学生内心必须体验这种情感,同时教师应当让学生乐于主动沉浸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中。前者,教师不妨尝试营造课堂氛围和配合表演的教学方式,后者则可以通过小游戏引导的方式展开。
一、营造课堂氛围,渲染课堂情境
        歌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领域,教师应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歌唱表演能力,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情感是音乐艺术的灵魂,那应该如何有感情的歌唱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对作品深入分析深刻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和教学方法,注重创设情境,形象生动的把握音乐整体风格,而在当下,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凸显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在音乐教学中信息化的影响也在逐步加深并且信息技术可以让音乐教学课堂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具体化、表现更加生动化,从而更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中的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因而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独到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音乐内容选择合适的智能多媒体技术进行配合,充分挖掘音乐课堂中的感情素材,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的情绪波动,从而实现激发起学生内心情感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一篇时,最终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简单的学会吟唱,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的过程体会到中国人民对祖国大地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和对家乡亲人的真切情感。而中国歌曲作为中国人表情达意的基本手段,注重的是歌词背后的情感表达,每幅歌曲作品的作者都将自己独特的情感注入到了自己笔下的语句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演唱而感受到的因为简单的演唱过于直白平淡而缺乏表现力。所以教师应当先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背景历史,然后通过信息投影技术让学生结合作者的历史背景去欣赏这首歌演唱的音乐视频,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配合音乐伴奏来谈一谈自己对这首歌曲内涵的理解,这样他们在对歌曲内容有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可以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将这首歌曲演唱出来,而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了解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而激动,会因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在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过程通过聆听、体验、感知、记忆,完全遵循了音乐学习认知方式,更加有利于音乐教师将教学内容落到实处。


二、巧妙利用游戏,乐于感受情感
        "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的享受,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 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但是当学生以一种抗拒的心理参与到音乐课堂中,那他们必然是无法获得精神享受的,而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因为刚刚脱离幼儿园的游戏生活而倍感不适,教师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规规矩矩地坐在课桌前学习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反抗叛逆心理而适得其反,此时教师不如顺应他们想玩的儿童天性,用有趣的小游戏作为音乐课堂的开头,反而能够一下子就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对课堂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能够运用恰如其分地小游戏来轻松课堂氛围,学生们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好听、唱歌跑调等问题而产生不健康的自卑心理问题,甚至会演变成变成焦虑、精神紧张、课堂恐惧等严重的心理问题,自然也无法沉浸到音乐世界中,从心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相应地情感。此时教师如果能够巧妙的用小音乐游戏来轻松课堂氛围,就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更加有可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音乐课堂中,学生们只有能做到全身心的放松,才有可能彻底沉浸到音乐的世界中来。
        例如在欣赏乐曲《野蜂飞舞》时,可以先和学生们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不好?认真听,看谁最聪明!”,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回答:“好!”,教师接着抛出和蜜蜂有关的谜语:“小小虫儿真可爱,飞到东来飞到西.飞来飞去采花粉,酿出蜜来人人夸,猜一个生物哦”,有的学生回答:“我知道,是小蜜蜂”,教师接着给予肯定和表扬:“猜对了,真棒!”,在这样的谜语游戏中,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他们的注意力就自然完全集中到了课堂上,课堂氛围也变得轻松愉悦起来。这时,教师就可以接着谜语引入课堂正题:“那你们喜欢小蜜蜂吗?”,有的学生回答:“喜欢”,教师继续引导:“那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与小蜜蜂有关的歌曲,好不好?”。这样的小游戏导入不仅简单有趣,而且和课堂内容密切相关,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将课堂内容生动具体化,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问题,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
三、音乐融合表演,强化切身体会
        理解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会因为缺少和音乐创作者感同身受的体会而无法产生共鸣,因此教师不妨结合与音乐相关的故事情节启发学生思考感受,让学生在音乐课上选取自己有兴趣的歌曲片段分小组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熟练歌唱有关的歌曲,接着需要设想与歌曲有关的具体情境,因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创作歌曲时的切身体会,就更加容易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表演的过程也会让学生觉得好玩有趣而乐此不疲地尝试。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欣赏《各族小朋友在一起》这首歌曲时,可以一边播放歌曲作为背景,一边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一起载歌载舞,并且在表演的时候带上相关的头饰,让学生在表演歌曲内容、欣赏歌曲曲调的过程中体会到全中国各族人民的友爱团结之情和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学生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还应当配合歌词情境中的相应动作,当唱到“唱唱跳跳”“做游戏”的时候应当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用这些做动作的方式帮助自己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同时学生们在将歌曲内容表演出来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去思考作者的内心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对欣赏的歌曲有进一步的深层次理解,更加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评出表演的好的小组予以奖励。
结语:教师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各种情感,让学生接受到更为充分的情感体验教育,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音乐课堂的教学,二者可谓相辅相成,而且音乐本身具有的情感激发功能使其成为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途径的不二选择。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构建情感型音乐课堂,在音乐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情绪,让学生们在音乐的世界中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J].?林毓莹.??名师在线.?2017(09)
[2]为小学音乐课堂搭建培养人文素养的桥梁[J].?张晓旭.??吉林教育.?2017(09)
[3]高海涛. 探寻小学音乐教学文化与情感素养的培养路径[N]. 江苏教育报,2020-12-25(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