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家玲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
内容摘要: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老师需要在把握课标的基础上、根据学情、教材的分析解读,对语文教材资源进行必要的开发和利用,使得语文书这“小小课本”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大天地”,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艺术视角 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材虽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却不是唯一的资源。随着教材功能的转变,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这就需要教师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敢于充实教材、开放教材、立足文本和学情挖掘资源。
一、“绘画”变语文课堂为生本的课堂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生成者。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善于运用学情, 作为可贵的教学资源[]。我们更应研究课本特点,摒弃教师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而是把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让学生拿起画笔,把想到的画面画出来。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画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从而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正如霍拉裘斯说,绘画是没有语言的一首诗。在绘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更是个性张扬的过程。通过让学生动手画来取代代替教师枯燥的讲,这样的课堂更尊重了学生的本性,也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低年级课文《看花灯》,文中有一句话“各种彩灯真奇妙!”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引导学生用画笔,将文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让孩子在纸上画出心中的花灯。再以句式“我的花灯真奇妙......”对自己花灯进行介绍,看着孩子的画、听着孩子的介绍,我们看到了各种奇妙的花灯,这样设计使孩子们对花灯的“奇妙”产生了共鸣。这样语文和绘画的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也就得以巧妙落实。
二、“音乐”变语文课堂为生动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语文课程要发挥其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由此,开发与利用音乐艺术资源,来渲染、烘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如:《上天的蚂蚊》,选用一段音乐,配上蚂蚁艰难往上爬的课件,分不同层次创设了小蚂蚊爬通天树时可能会遇到的艰难的情景,在音乐声中引读句句“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向上爬就一定能上天”通过层层递进的朗读,孩子眼前就呈现出了一个面对无数困难却坚持不懈的小蚂蚁。音乐资源的利用收到了无为胜有为的效果,丰富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没有情感的课堂教学如一潭死水,而融进了真情后, 就成了一股奔流的热血,它能激荡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小珊迪》教师充分挖掘音乐资源,在珊迪为了找回“我”的零钱而被马车轧死时,巧妙选用音乐《流浪者之歌》播放。
低沉、伤感的音乐加上教师的情感朗读,一下子攫住了学生的心灵,情不自禁为珊迪的命运鸣不平。
三、“表演”变语文课堂为活力的课堂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既然表演无处不在,那么是否可以将它带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去呢?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让表演教学走进语文课堂,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让语文课堂变成有活力的课堂。特别是低段课堂,一节课只听教师讲,学生就会失去听课的兴趣,课堂会变得死气沉沉。因此,将表演引入课堂,让课堂不仅完成知识的传授,更能改变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小学课本中有许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对话精彩无比的课文。我们何不让学生将文字转换成表演,分配好角色,带上头饰,孩子们就能马上进人角色,有模有样地演起来,甚至能创造性地表演。这远比老师费劲心思的讲解,更能让给学生体会人物情感,记住人物形象。把讲台变成戏台,教室变成剧场,学生变成演员,这样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从表演中得到了乐趣,丰富了情感,张扬了个性。
四、“视频”变语文课堂为直观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是根据课文的描写,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分析从而形成对课文的理解,有很多内容单凭讲解和想象是很难达到教学的效果。而如果相机插入直观的视频,则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老师无须无需太多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关于圆明园被毁灭的部分插入《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学生看到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视频,加上教材中文字的描述,这一段的屈辱就会深深的刻在脑海中。引入这样的视频,比教师给他讲多少遍都认识的更加深刻、明白、会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慈母情深》为了让孩子体会到那份深沉母爱,教学到最后插入了只有2分钟的一个的关于《母亲》的沙画视频,在视频中母亲在陪伴自己婴儿,少年、青年、成人的过程中逐渐变老,黑发成了白发、挺直的背变得佝偻、矫健的步伐逐渐蹒跚……短短两分钟,却浓缩了母亲为孩子辛苦操劳的一生,很多孩子泪眼朦胧,视频直观再现了母亲为孩子的呕心沥血,课堂情感自然流露和升华。
五、“文学”变语文课堂为生活的课堂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我们教材中所提供的课文,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有限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局限于手中的教材,那么不仅学生教材的理解很受局限,对生活的感悟、体验也会比较肤浅和零碎。所以,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与教材相关的文学资源来丰富教材,让课堂充满文学的气息和生活的诗意。比如,在教学课文《夏天》时,为了让学生深人理解雷雨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的自然现象时,教师可以插入苏轼的名诗《望湖楼醉书》中让学生从“黑云、白雨、卷地风等来感受夏天狂风大作的样子,边读诗句边回忆并再现生活中看到的狂风雷雨的情景,学生在诗句的诵读中对夏天的雷雨天气的样子一下子的形象一下就鲜活了。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文学既然是生活的反映, 那么,语文教学中增加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诗歌、谜语、美文等文学艺术资源,可以使整个课堂焕发出生机。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一再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教师重视教材内外资源的开发,巧用语文课程资源,“小课本”一定能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大天地”,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青春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