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
哈尔滨新区顺迈小学 150025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我国对普及体育教育的认识程度还停留在较浅层面,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体育运动不能引起足够的兴趣,导致体育课程开展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真正的教育预期。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学习心理为依托,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使快乐体育的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基于此,本文以学生学习心理为依托,围绕开展小学体育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学习心理;快乐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不仅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智育教育,也逐渐加强了对其的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称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小学体育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的并不局限于锻炼学生的体能,其还拥有更深层次的含义,通过课程学生的体育精神、合作意识都将得到提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途径。对于小学生开展的体育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情感需要为依托,使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顺利接受,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这才真正达到了理想的预期目标。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形式单一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部分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即教师做出动作后,学生进行模仿,或者在热身环节、放松环节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没有以学生的实际心理为依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也致使学生很难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
二、基于学生心理开展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民主的体育教学课堂
和谐、民主的体育课堂氛围是确保教师顺利传递体育知识的重要前提,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身心才可以完全放松,有利于一些体育运动的开展。特别是对于一些体育成绩不理想,缺乏运动天赋的学生来说,可能在体育课上会出现某种自卑的表现,这时良好的课堂氛围就变得十分重要,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关键。
与此同时,在课程伊始阶段,教师可以为大家提出几个不同的学习内容,例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的短跑爆发能力,那么可以为学生提供“30米接力比赛”、“个人15米往返跑比赛”、“模拟30米比赛”等多种形式。教师提供这些教学形式后,把选择的权利交到学生手上,让学生来挑选想要进行的项目。这种和谐民主的形式,充分站在了学生的心理和意愿展开教学,使“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
(二)采用鼓励式的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体育自信心
鼓励式的评价手段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十分重要,只有学生对学科学习充满自信,才能在课堂中注入真情实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将他们分为不同层级,在课程正式开始前,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进行摸底,然后将不同能力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布置运动课程时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实时沟通,关注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如果出现问题行为,为了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尽量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指出。与以往的成绩相比,学生取得小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使用鼓励式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
(三)开展游戏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
3-4年级的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还更多停留在兴趣层面,也就是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如果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将精力投入其中。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可以依据这个原理,通过开展体育游戏的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体育训练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有氧运动是一项比较枯燥的运动,以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环境来分析,传统的有氧训练一般是组织学生进行长距离慢跑,但是这样的运动形式很难让学生引起学习兴趣,还可能会使学生形成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开展“贴人”、“丢手绢”等游戏来完成有氧训练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既达到有氧训练的目的,也完成了“快乐体育”的宗旨。游戏式教学,是充分考虑小学生心理、生理特征而进行的教学形式,尽量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结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体育课程和体育教育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以学生的真实学习心理为依托,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核心,做到“以生为本”,通过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爱红. 试论基于快乐体育理论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 000(033):194.
[2] 杨冬花. 快乐体育 健康成长——生本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J]. 教育革新, 2017, 000(003):P.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