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法课实现创新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6期   作者: 黄凌群
[导读] 培养创新素养是训练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黄凌群

        南宁市安宁路小学   530012
         
        摘要:培养创新素养是训练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通过打造情境课堂、开放式教学以及借助技术手段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关键词:创新素养 情境课堂 开放式教学 技术手段 动手操作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是教师肩负的时代使命,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一.打造情景课堂,吸引学生参与。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丰富,情景化教学已经成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有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而在一定的情景条件下,通过教师的引导指引学生可以十分高效地学习。
        在情景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别有着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的活动展开,各环节的安排都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课堂上学生们能经过充分的自学释疑,再在课堂中通过交流讨论,小组合作探究,能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观察、不断感悟、不断思考,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不同程度的接触,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对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生活处处有规则》,40分钟的课中深究分为三个小板块。板块一是创设情景,引入规则,以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引入规则为学习目标。板块二是模拟生活,体验规则,可带领学生共同设计编排《规则》的情景剧,让学生通过自身表演以及观看分析剧情中所包含的各类想象问题,再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辨析讨论。在模拟活动和体验感悟中,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规则意识。
        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中,不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解答问题的思路,从而最终帮助学生提升创新素养的发展。
        二.开放性教学法,激发创新思维
        开放式,顾名思义就是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制度,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动态的教学体系。《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建立开放的课程理念。
        在教学上,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学”的活动展开,在教学上,我们可结合大的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学生感兴趣的节目等进行学习、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去分析、认识问题等。这对于突破教材内容限制、开阔学生视野,以及借此深化学生的认知,大有裨益。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美丽文字民族瑰宝》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央视大型原创文化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现其中的汉字文化;教学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于现代科技发展的认识,以及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游戏、童谣、绘本故事等,再现生活情景,活化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课程,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价值判断的能力以及对道德原则和法治观念的领悟。
        三.内化技术手段,活跃学生思维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如果缺乏技术运用的支撑,课堂将十分枯燥无味。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拉近了师生距离,分享学习动态,记录学习成果,让课堂学习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是现行大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具有直观生动,视觉冲击力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起学生的注意,将课时内容的重点难点以更加清晰和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重点难点的突破。比如在执教《小窗口大世界》,我们插入可燃冰视频,了解传媒技术的精彩;布置学生通过不同渠道,运用技术手段了解信息;播放网络危害视频,让学生了解不良信息的危害,在技术手段的辅助下,更好地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技术运用不仅仅是运用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也可以教会学生运用技术手段搜集资料。比如在教学有关科技的主题中,教师可以在授课前给小学生提前布置好任务,要求小学生找到时政资源中与科技相关的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通过网上资源搜集与军事科技相关的时政资源,或搜集与能源科技相关的时政资源,可以到科技馆寻找关于农业科技、生活科技的信息等等,在授课时让学生将搜集的资源在班上展示,学生在寻找讯息的过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四.注意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课程,为了更紧密结合学生生活,该学科更多地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角色扮演、讨论辨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价值判断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更好地培养创新素养。
         小学生一般都比较好动,如果我们能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和好动性来激励孩子们勇敢尝试,自己动手,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年以来,学校结合种植养护课程的初探,尝试开发“种植养护”、“有机堆肥”、“学养蚯蚓”等三门环保实践课程,促进零废弃校园的建设,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有机堆肥”、“学养蚯蚓”中的垃圾分类,垃圾再使用,变废为宝。每个学年度,每个年级的孩子共种一种花卉,孩子们把种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一一记录在手册中,如“我给小花除虫害”、“我给小花编首歌”等,动手动脑,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我们还与古时的花朝节相结合,举办了鲜花节,孩子们在赏鲜花、诵花诗、诗配画、品花食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在课堂上,老师让孩子们多探讨、多动脑、多动手,时间久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会越来越强,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可通过打造情境课堂、开放式教学以及借助技术手段等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参考文献:1.王瑞利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新一代》 2019年15期
                2.黄丽萍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策略探究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