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佩莹
广东省中山市西区铁城小学 广东 中山 528400
儿童诗是指结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为提高儿童阅读欣赏能力,专门为儿童创作的诗歌。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儿童诗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儿童诗是一种很好的“绘写”素材,它不仅展现了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把儿童对这个世界独特的见解生动活泼地传达出来,还可以陶冶儿童情操、发展儿童语言。
一、巧用童诗,激发想象
诗中有优美生动的语言、丰富新奇的想象,儿童可以从中获得美的体验与快乐,充分激发无穷的想象力。《蘑菇》作者林良先生就曾把儿童诗喻为“浅语的艺术”。 他的语言自然、简洁,优秀的儿童诗总是在清浅之中寄寓深远,于朴拙之中蕴藏幽默与睿智。全诗只有短短六行,共计32个字,以儿童所熟悉的事物入诗,每一句诗自然朴素,明白晓畅,仿佛在与孩子细语轻聊。
诗中描写的意象“蘑菇”、“小亭子”、“青蛙”等都是儿童所熟知的事物,作者正是利用这些鲜活的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传达出直观感受和体验,以唤起小读者的审美感受。因此,在《蘑菇》的诗歌教学中,笔者紧紧抓住“蘑菇”和“青蛙”这两个意象,让学生角色代入,身临其境。初读诗歌,那孤独寂寞的蘑菇,仿佛一位久伫门前盼望着孩子归来的老人……再读此诗,那蘑菇又成了一个倚在窗口渴望家人、同伴关爱的孩子……“同学们,你在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感情代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充分感受蘑菇的孤独与寂寞,“当爸爸妈妈要去其它城市工作,只留下我和爷爷在家时,我感到十分寂寞”、“当妈妈的宝宝出生后,一家人都围着她转时,我感到十分孤独”、“当我的好朋友跟我发生矛盾时,我感到格外难过”......其次,再通过多种方式诵读、配乐朗读等来渲染这种冷清的气氛,为后面的想象做好了铺垫。
最后,笔者通过“你喜欢这个结局吗?为什么?”这一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结合小动物们的特点来各抒己见,创造性地续写故事。
教师如果能恰当运用童诗,充分发掘其中的想象价值、审美价值,可使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巧用童诗,引导表达
儿童对于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无穷的想象,儿童的世界是纯真而美好的。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想象与表达之间的一个契合点,将更好的点亮孩子们的“写作天空”。而童诗则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能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提高语言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站在与儿童的同一高度上,从他们的角度来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诵读童诗、体验童诗、创作童诗,使学生感受到童诗情感的真挚、语言的优美、节奏的明快,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蘑菇》的教学中,笔者通过“面对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欢这样的结局吗?为什么?”、“还会有哪些小伙伴呢?”、“它们会发生什么样的精彩故事呢?”等问题的层层深入,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续写故事。
为了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在演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拓展,还能给其他学生带来灵感与启发。同时,在课堂续写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投影在课件里,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贯通。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诗歌文本的理解,还开始尝试去更好的表达与创作。如有的学生谈到“晴天,天气太热了,小蚂蚁来蘑菇底下乘凉,为了报答蘑菇,它们在这里举办了热闹的生日会,有毛毛虫、七星瓢虫、小蜗牛......小蘑菇不再寂寞了”、“美丽的蝴蝶姐姐们在蘑菇底下玩捉迷藏,发现了孤独的小蘑菇,便与它聊天,最终成为了好朋友”、“在偶然的一天,青蛙路过看见了哭泣的小蘑菇,心里感到内疚,开始自我反省,最后决定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来陪陪小蘑菇”......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让这个“蘑菇”的故事充满了可爱的童趣,一个个小故事里阐述着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表现了他们对真善美的热爱与追求。
儿童时期还处于具体思维阶段,他们往往是以直观表象形式进行思考与表达的。诗歌短小精美,富有童趣与韵味,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儿童诗就是孩子们的语言,在儿童天马行空的小脑袋里,春天如诗、歌声如诗、欢乐如诗、生活如诗……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充满诗意与芳香的,正等着孩子们去发现、去探索、去欣赏、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