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我导向视角下高中心理学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6期   作者:雍珂
[导读] 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要突出高中生课堂主体地位


        雍珂    
        贵州省安顺市民族中学    561000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要突出高中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高中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从而促进高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本文结合高一学生心理学教学,探讨了自我导向视角下高中心理学教学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对高中生的学习及发展起到更加积极、正向的影响,实现高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目标。
        关键词:自我导向;高一学生;心理学教学

前言: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高中生面临着一定的学习及发展压力,这给高中生心理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结合高一学生的学习发展来看,从初中升入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对一些学生产生较大的阻碍,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及发展。针对于这一情况,从自我导向视角开展高中心理学教学工作,对学生做好科学、有效地引导,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自我导向的概念及内涵分析
        自我导向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理念,注重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自我导向强调了学生从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思考,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引导,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地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1]。自我导向视角下,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但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及交流,使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科素养[2]。
        在高一心理学教学中,对自我导向理念的把握,注重对教师和学生课堂地位做好区分,充分地体现出高一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高中生对心理学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加深高一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深度学习及理解,使心理学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提升,促进高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自我导向视角下高一心理学教学有效对策分析
         针对于高一学生心理学教学工作来看,要注重引导高一学生对心理学知识进行深刻的学习及理解,借助于心理学教学,对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引导,帮助高一学生克服不良心理,为实现高一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关于自我导向视角下开展高一心理学教学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立足自我导向,把握高一学生实际情况
         自我导向视角下开展高一心理学教学工作,要注重立足于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对高一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实现高一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目标。自我导向理论与高一心理学教学的结合,注重联系高一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身心发展特点,对高一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使高一学生能够对心理学知识进行理解性的学习,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促进心理学知识的内化,为高一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3]。

例如,结合自我导向,教师对高一学生的心态、心理特征做好分析,能够对学生的学情做好针对性把握,对高一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以提升高一心理学教学实效性。如高一新生在面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时,可能产生陌生感和不适感,难以快速地适应新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及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结合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高一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交友热情也显著提高。在开展心理学教学时,教师要引导高一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表达,引导高一学生有效地参与到心理学的学习及探究当中,实现对高一心理学知识点的深度学习,对高一学生的性格发展、价值理念产生积极地影响,为高一学生适应高中生活,实现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把握独立意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结合自我导向理论来看,在开展高一心理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高一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进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高一学生对心理学知识进行有效地理解及掌握。从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特点来看,高一学生独立自主意识渐渐形成,看待事物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在开展心理学教学时,教师要由被动要求向主动引导方向转变,使高一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学习中,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发表[4]。例如,在开展高一心理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为高一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学学习环境,使高一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下,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发表,并在相互交流、探究中,对心理学知识加深理解,提升高一心理学教学实效性,使高一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性
    高一心理学教学工作开展,对自我导向理念的把握,突出了教师对高一学生的有效引导,使高一学生成为心理学课堂的主体,有效地发挥高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心理学知识进行学习及理解。为了提升心理学教学实效性,教师要对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注重联系自我导向视角,发挥高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高一学生对心理学知识进行深度的学习[5]。例如,教师可以联系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为高一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结合图片、视频资料,联系心理学案例分析,有效地吸引高一学生的眼球,引导高一学生对心理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并对自己的意见进行发表。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为高一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打造一个动态化课堂,使高一学生对心理知识进行理解,促进高一学生健康的成长及发展,也使心理学教学更具实效性。

结束语:总之,在开展高一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对心理学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促进高一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高中生活,为高一学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创新心理学教学方法,发挥高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联系自我导向视角,对高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高一心理学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施悦.积极心理学在高中学生会干部培养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63.
[2]刘玉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中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20(05):65-70.
[3]孙铭聪,王勇.新课标视角下体育心理学原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3):44-45.
[4]胡文根.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新模式[J].华夏教师,2020(08):85-86.
[5]刘晓琴.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5):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