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达兰
泉州市丰泽区第四中心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户外活动是幼儿在园生活中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不仅可以使幼儿体验到自然和运动的快乐,还可以让幼儿通过与同伴自由交往、解决矛盾、组织游戏等,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及认知能力。而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户外环境作为课堂,户外游戏就是学习,户外自主游戏因自然环境、广阔空间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无可替代的价值。
我园占地面积4303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充裕,但以往户外空间的利用大多集中在户外体育锻炼上,对户外活动的类型关注不多;未能有效利用户外场地、划分不够科学;活动形式单一、材料投放过于随意;教师控制过于频繁、幼儿对户外游戏活动兴趣不浓厚等。如何进一步规划户外场地?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投放户外游戏材料?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发挥本园场地的特色?针对户外环境的现状及困惑,从2017年起,我园开始了户外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实践,明确了创设良好的幼儿园户外环境,需要教师从幼儿的需求与本园的特点出发,因此,利用紧邻“泉州古港”这一有利资源,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将古港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置,整合现有资源,开拓新空间,在面积有限的户外场地中,发展最大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古港文化背景下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一)优化游戏环境和材料,凸显游戏的自主性。
1.合理规划户外场地,创设生态野趣的游戏环境。
结合园本实际,在自身诉求与内涵发展进程中,我们坚持以幼儿为本,以古港文化为切入口,以幼儿自主性游戏为教育途径,对幼儿园学园环境进行整体改造,积极打造古港文化氛围。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天性,我园利用充分挖掘可利用的空间材环境、对边沿空置场地进行新建,设置了沙池、水池、水渠、山洞、彩胶石地、真假草坪等,使户外游戏场地有高有低,有凸有凹,有硬有软、有曲有直,有阶梯、有平地以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兴趣,放飞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
2.巧用自然环境,深化户外自主游戏情节。
结合幼儿不同领域的发展需要,我园巧用自然环境将户外空间规划为 “码头作业区”“渔家体验区”“野趣挑战区”等十多个户外游戏情境。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将打渔、出海、配送等生活场景融入户外自主游戏中,如码头作业区幼儿模拟船上渔民劳作情景在水池进行钓鱼、捕鱼游戏,利用不同大小的竹筐运输至“古港号”游戏船上进行晾晒和分类打包,并利用索道运输给骑行配送区,由“配送员”送至各个收件点。而在野趣挑战区里有草地、山坡、水沟,地形复杂,像个小战场。因此,幼儿设计“争夺钓鱼岛”游戏情境,小山坡就是打仗用的战壕、轮胎山就是瞭望台,幼儿在这里玩跨雷区、钻地洞、爬铁丝网、登钓鱼岛、抢救伤员、争夺海岛等游戏,不亦乐乎……区与区之间的交往,使幼儿的游戏情景更富乐趣,多层次、多元文化的游戏场景,让幼儿自主支配材料,自主解决问题,自由探索、想象、创造与合作,幼儿获得了广泛的游戏经验、认知经验和交往经验,身心各方面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3.投放低结构材料,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自主游戏中,游戏材料不仅是幼儿的玩具,更是幼儿发展的助推器。为了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我们在体能训练区提供爬梯、木架、软垫等可组合可拆卸的低结构材料供幼儿自由组合和创造,体验合作搭建、自由体验的乐趣。在骑行配送区添置了自动红绿灯、三轮车、黄包车等运输工具,规划车道,创设“马路”情境供幼儿进行骑行和配送。而古港文化中,也蕴藏着丰富的低结构游戏材料,如渔网、海蛎壳、竹筛等,我们发动家长和幼儿收集身边的自然物作为游戏材料,在“渔家体验区”利用废旧物改造成农家灶台;用稻草自制“鸟窝”;用麻绳编织“渔网”,用纸盒制作“小鱼”等,呈现出蟳埔渔村农家劳作、忙碌、休闲的场景。
(二)加强教师培养的力度,建立科学的游戏观。
为了更好的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游戏观,让教师的有效指导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水平,我们开展研训赛一体化的园本教研机制,将园本培训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园本教研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游戏开展成效。
1.引领性的专题培训。
为帮助教师认识游戏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游戏改革中来,我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不同方式,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引领性研训活动,及时吸取新的幼教信息,学习相关游戏理论。通过专家进园,推动内需,使不同层次教师建立科学的游戏观、获得游戏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大幅提高,激发教师不断探索学习的热情。
2.针对性的园本教研。
我园认真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优化层级教研,做到学园教研引领,年段教研聚焦,实现研训一体。结合日常的案例分析、观察记录,游戏推进记录等形式了解幼儿游戏活动现状,并加以分析,寻找原因,为游戏改革实践提供真实的依据。还不断拓宽教研途径,通过“交流式教研,实操式教研,体验式教研、磨课式教研”帮助教师在研训中理解领悟,在实践中提炼经验,提升教学有效性。
3.层次性的岗位练兵。
我们以专业能力提高为主线、以有效教学为主题,分层次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示范课”、“特色课”、“一课多研”、“各领域片段教学”、“书写游戏观察记录”“书写教学案例评析”等活动提升不同层次教师教学能力;通过“游戏材料制作、游戏环境创设”等方面评比,让老师在过程中理解材料在幼儿游戏学习与发展中的作用。
(三)探索游戏开展策略,保证游戏的有效实施。
1.聚焦游戏问题,科学设计游戏方案。
户外区域的划分和建置,极大地开发了我园的环境资源,为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幼儿需要经过熟悉材料、场地的过程,因此游戏初期,根据各区的特点,我们以班级为单位,轮流交换活动场地,教师带着幼儿逐区游戏,认识每个游戏区的定点负责老师。一段时间后,幼儿已经将所有游戏区都玩过一遍了,对材料、场地和老师都较为熟悉。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组织幼儿进行单区的深度游戏探究,不断丰富孩子们的活动经验。
2.优化一日作息,保证户外自主游戏时间。
为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户外游戏时间,我们结合实际,重新调整一日作息安排表,增长户外游戏时间,即大班60分钟,中班50分钟、小班40分钟,让幼儿有充分的“参与权”,让教师在游戏中观察、解读幼儿,支持幼儿的持续探究行为,在游戏后组织幼儿进行回顾和交流,鼓励幼儿探究解决的办法,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并根据我园夏季前操场日照强烈,冬季后操场北风大的现状,分别在冬、夏两季设置了不同的户外活动时间段,教师可根据实际气温及天气情况,适当缩减游戏时间,或调整游戏场地。
3.制定管理机制,健全游戏实施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落实游戏课程实施,提高游戏开展质量,我们结合实际,制定系列管理机制,如一班一区制、一周两查制、安全跟踪制、卫生保障制等。通过多种管理表格,落实材料的有效性,如材料统计表、材料自查表、材料维修登记表、材料检查表、消毒登记表、户外及公共游戏场地安排表、材料投放清单等。
在三年的实践中,我园通过多次调整户外自主游戏方案,突出自然材料与无固定玩法材料的投放,明晰教师角色,真正做到让幼儿自主、自由、自发开展游戏,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园户外自主游戏从无到有、从简到精、从精到深,每个游戏区都留下了孩子们快乐的身影,也凝聚着老师们的思考与成长,更有价值的是让我们触摸到了教育的本真。
文章为“2019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环境质量提升的管理策略研究》,课题编号:QJYKT2019-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