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变联系实际凸显化学素养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6期   作者:王肖
[导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部分,不难看出,试题的难度适中

        王肖
        陕西省杨陵区高级中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部分,不难看出,试题的难度适中,更加注重对知识基础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试题紧扣教材、联系实际,覆盖面广,既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又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同时又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试题源于教材,都是通过联系实际,创新情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学生信息的获取和整合能力、分析能力、图表的观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且注重知识综合方面的考察,并且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和教育。现将近几年的理综化学试题呈现出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高考改革已然开始,过渡阶段稳中有变
        目前,各省、自治区的高考政策均已作出不同程度的调整,咱们陕西省或将在2022年起(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估计还会推迟执行。所以在这个高考改革的过渡期,化学考察方式和范围变化不会太大。
        从2017-2019年,连续三年的全国二卷均对阿伏伽德罗常数(电子转移数目、标况下的气体相关计算、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弱根的水解等),周期表和周期律(通过分析信息确定元素,考察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等),通过表格形式考察课本基础实验的内容、现象、结论,元素化合物或实验大题每年都会考察氧化还原滴定以及质量分数的计算等诸多知识点保持了非常稳定的考察。
        在主线稳定的同时,每年的考题也各有特色。比如离子浓度、滴定曲线不一定每年都考,但考察的力度还是很大。2018全国2卷就缺失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或曲线分析知识的考查,消减了必考中有机知识的考察,将简单的有机知识考点转化为有机实验的考察;同时减少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PH计算、溶解平衡、水的电离等知识点的考察。2019全国2卷中,第9和第13题均考察有机官能团和同分异构体的知识,第27题中增大了对盖斯定律的考察难度。


        二.回归课本重基础,方式灵活多样化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部分,试题的区分度很好,减少了很多“偏”、“难”、“怪”题目,整体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考察方式灵活多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备考阶段不能眼高手低,应该着眼于基础知识,回归课本,必须将课本上出现的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只有这样基础题才能少丢分甚至不丢分。
        比如:2018全国2卷第7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常见物质如:胃药、漂白粉、钡餐、食用碱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难度很小,只要基础扎实就行能够快速并准确作答;2018年第9题、2017年的第10题、2019年第10题均考察课本上原原本本的实验内容和结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定可以拿下。
三. 联系实际来考察,彰显时代性新意
        每年的考题都会围绕或联系生产生活、环保、科学、技术、社会老考察化学知识,这样的呈现方式既有传统的知识主线,又有时代性的心意。如:2019全国2卷中,第26题则是以节日气氛的焰色反应考察化学金属元素的鉴定方法;第35题则以超导化合物的晶体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察氢键、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知识点;:2018全国2卷选择第8题,就考察了近几年大家广泛关注的雾霾问题,考察分散系、催化剂等知识点;第12题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钠、二氧化碳二次电池”为载体,考察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同时考察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分析信息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7题以“甲烷---二氧化碳的催化重整制备一氧化碳和氢气,缓解温室效应为背景”,考察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渗透环境问题和资源综合合理利用的理念。
四.文字表达条理清,化学用语规范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年考题中都会有实验方面的考察。选择题中主要是对课本上实验内容、现象、结论的考察,而在大题(26、27、28三题)中,则会以填空的形式考察较陌生物质的制备、除杂、性质、样品纯度、离子检验、重要仪器名称、操作名称和操作要领、实验现象等知识点,大多都需要通过书写文字来作答。如果学生字迹潦草,答语不规范,不会准确应用化学用语的话,肯定会丢分。如“滴定终点的判断”问题,终点的现象规范答法应为“当滴入最后一滴XX(指示剂名称),溶液由XX色变为XX色且30秒内不恢复原色(若实验本身有有色物质参与,则不需要额外加指示剂,去掉第一句话即可)”,而大部分学生只会描述溶液颜色的变化,经常忘记后半句,就属于表达不规范。再如“硫酸根的检验”问题,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的规范答法应为“取待检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有硫酸根,反之亦然”。若忘记第一步加盐酸,则后面的结果可能就会出错。所以说,科学、规范、准确的文字表达会为你增色不少。
    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我们也要注意带领学生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规范书写。十年苦读就为高考时一朝扬眉,愿我的建议能帮助到正在复习备考的高三学子,能为你们增光添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