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琼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井后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应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究新型教育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学
现代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追求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促进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获取知识。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效的完成数学课堂教学。
1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较浅,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将教学内容融进有趣的游戏中,用生动的语言概述, 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引导学生敢想敢问,勇于探索,自己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效推动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我们都知道,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需要避免枯燥单调的说教,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幽默感,将数学知识从抽象的符号转变成具体的可接触的形象,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教学情景,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中理解学习相关数学知识。例如在课程“平年和闰年”的学习中,教师邀请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同学们现在是几岁了?到现在为止过了多少个生日呢?”,通过学生的回答营造出多少岁就过了多少个生日的氛围,再提出第二个问题“小明今年满12周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这个与先前认知有强烈反差的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出本次课程的主题——平年和闰年。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转化成内在驱动力,推动他们主动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引导学生自发主动的学习。
2构建教学情境,围绕生活实际
过去的数学教学大多较为单一枯燥,构建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又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教师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沉浸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勇于表达。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探索、付诸实践、交流分析、综合概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使数学知识具象化,最终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数学思想的形成,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出生活化、情感化的数学课堂情境。例如课前引导学生,对于本次课程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将问题文本化,具象化课前预习的过程和状态。例如在课程“方程”的教学中,提问学生“可以怎样列方程?”,在学生根据课本步骤列出方程后,提问“可以怎样检验?”并邀请一个同学借助例题说明,可以提示学生,天平左边的x代表40g的砝码,加上10g的砝码后是50g,而右边的砝码刚好也是50g,天平此时是水平的,表示两者是相等的。所以左边与右边相等,检验正确。因此得到40+10=50的数学公式。问题引导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枯燥化学习,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预习为基础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和研讨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满足不同学生需求,依据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制定个性化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划分小组,并且根据个人能力及性格特点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小组间总体水平的均衡。组长积极协调,保障每个同学在小组合作时,在交流讨论中都能够发表意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既培养了学习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又发散思维,激发其自主思考能力,使得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
在教学小学数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促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获取新的知识。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课程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边的工具制作形状不一的三角形,然后引导学生动手将三角形通过拼接、折叠等操作变换成已知计算公式的图形,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看看哪组的做法更多,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的引导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
4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一部分,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性,数学课并非只有枯燥无味的抽象概念和机械单调的公式,教学过程中应该在传递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产生强烈求知欲。引导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吴胜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分析[J].学周刊,2020(20):119-120.
[2]于明.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中华少年,2017(0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