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鲁
济南市育明小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筑牢学生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积极影响。音乐教育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基于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开展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几个新思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学;美育;创新
一、音乐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承载着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成型,认知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三观以及道德情操、审美能力,也能充分展现美育在实现“立德树人”中的强大作用。
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思想内涵,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匠心独运的歌曲选择和课程开展,可以更大程度上发挥音乐作品的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歌曲《保卫黄河》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母亲河的磅礴气势,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态度。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世界的认识还较为浅显,对事物怀有巨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音乐教育能够在这一阶段为学生提供一个认识世界、打开视野的机会。
小学音乐教育进行的过程中会鼓励学生根据个人体悟和音乐技能的学习,自由选择演奏的乐器、音乐的旋律,来完成音乐的创作,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在这样的课程设计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掘,思维得到发散,创作成果得到肯定后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的意愿。在小学阶段就为学生埋下积极创新的观念,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已经不再是应试教育下单纯的“高智商”人才了,而是德才兼备、兴趣广泛、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起步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世界的好奇也能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接触新鲜事物,培养兴趣爱好,有效的音乐教育能够为学生打牢未来“万丈高楼”的坚实基础。小学音乐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还能提升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重视程度较低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大多数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仍不理想。
首先,就学生家长而言,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智育重要于美育”的传统教育理念仍存在。教育改革并不只发生在小学阶段,初高中乃至大学都在积极培养综合人才,甚至将个人特长、艺术能力作为考量的标准之一,但部分家长对于相关政策的关注度、了解度较低,对音乐教学的影响力认识不全面,导致对音乐课程、美术课程等非直接智育课程的反感和排斥。
其次,从学校层面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仍是社会对学校进行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学校可能有重视音乐教育的理念,但当学生成绩与音乐教育发生冲突时,也会更倾向于选择牺牲音乐教育,保证学生成绩。
(二)师资队伍不强,专业能力薄弱
社会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当前我国公立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师资水平较低,专业能力不强。
首先,长期以来小学学校对音乐教育的忽视,致使很多学校的音乐课形同虚设,音乐课上学生上自习或被占用,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知识得不到运用,能力得不到实践,音乐教学能力逐渐退化。
其次,小学音乐学科师资队伍过于薄弱,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较少,选拔门槛也较低,在很多乡镇学校,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可能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承担,甚至整个学校的音乐教师都难以凑成一个教研组;除此之外,招聘的新教师可能具备一定的音乐教育理论知识,但当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时,实践能力较弱,不能将音乐教育对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作用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学方法不新,教学效果较差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用成人化的沟通方式进行教学,很多教师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较差,课程的编排、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因而很难达到预期中的教学效果。
首先,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师很大程度上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一般为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模仿、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长期固定的教学方式也在消耗着学生的耐心和好奇心,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被忽视,因材施教就更无从谈起。
其次,音乐教学过于形式化,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根本不顾学生对于音乐是否理解,知识能否消化,只是为了完成音乐教学的任务而进行教学,忽视学生的能力提升。
三、小学音乐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新方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让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是实现音乐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条件。
首先,应从学校内部进行反思,引起教职工、学生对音乐教学的重视,认识到音乐作为一种美的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改造作用,摒弃“唯分数论”的陈腐观念,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转变以及道德情操的培养,保证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并进行更为合理的课程安排,让音乐教育能够落实到校园里。
其次,加强家校沟通合作,为家长阐明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能够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校的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培养健康的课外兴趣爱好,让学校与家长之间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因此要切实保证教师的教育能力。
首先,在音乐教师的招聘和管理中,加强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察,专业知识、教学实践、师风师德等等,综合考量应聘者的各项能力,确保招聘的音乐教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效果,并且能使教学活动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教师的管理上,增强音乐教师的责任意识,成立音乐教师的教研小组,积极学习教育教学以及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加强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理念、思路的更新。
另一方面,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如邀请优秀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心得的分享、派遣教师跨学校交流等,同时还要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助力学校音乐教学的更好开展。
(三)善用新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已经实现在校园内的普及,相较其他科目,音乐教学更需要借助互联网新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在进行乐理知识教学时,教书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制作成趣味性的课件,从视觉上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ppt里加入动画效果能够加强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增强音乐教学的观赏性,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小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程度有限,因此仅仅用耳朵听,学生很难在脑海中构建起歌曲描绘的场景,因此可以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寻找一些可视化的视频、图片等,让学生首先能够理解歌曲内容和意境,再充分调动各个感官系统,对音乐的感情进行更深入的品味。
参考文献
[1]卢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信息化.2018.12
[2]孙睿.浅析小学音乐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J].天津教育.2020
[3]施华. 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措施[J].中国文艺家.2018.04
[4]曹鹏.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J].北方音乐.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