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伟东
杭州市临安区於潜第二初级中学 311311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若想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教师首先需要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学习思维包括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等等。逻辑思维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总结对比等基本学习能力。本文从初中科学教学出发,探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渗透逻辑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渗透;逻辑思维
引言:初中科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旨在要求学生对自然生态形成整体的认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引领学生把握认知规律,并且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研究大自然,以此体会科学学科的魅力。在此之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此令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一、营造轻松学习氛围,落实渗透工作前提
若想令逻辑思维渗透工作顺利落实,那么教师首先需要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在紧张沉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被束缚着,这显然不利于逻辑思维渗透工作顺利推进。如果是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那么学生自然更愿意主动加入教学活动、配合教师工作。在此之间,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新知。这样的话,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然能够得到锻炼。总而言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关系。
以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为例,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认识科学学科,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对于初中科学的认识少之又少,所以可能会对该学科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要结合各种有趣的问题、课件展开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大自然除了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之外,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接着,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自由作答。在此之间,教师不能束缚学生的想法,而是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随后,教师便可以向学生介绍初中科学的学科主旨,因此令学生明白初中科学是一门主要用于研究各种现象的学科。当学生认识该学科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学生“我们现在知道初中科学是一门研究事物规律的学科。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呢?”结合相应问题,推动学生思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毫无头绪,那么教师便可以结合相应的课件进行解答。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出“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视频故事,以此呈现瓦特利用生活现象发明蒸汽机的过程。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各种教学问题、教学工具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这是落实逻辑思维培养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初中科学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实践教学是该学科的主要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更多主动探究的机会、时间,这无疑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总而言之,教师要重视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动手实验环节”,引领学生总结、归纳事物的规律特点,并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此在无形中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手段。
以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6节“物质的分离”为例,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掌握分离物质的各种方法:蒸馏法、沉淀法、过滤法。在此之间,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三种分离方法的实验原理、适用范围。接着,教师可以准备若干杯被污染的白开水。例如,混合一定剂量食用盐的白开水;漂浮着木屑的白开水;混合着细砂的白开水。准备好实验道具之后,教师便可以叫多位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这是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完成的关键。如果学生使用过滤法的话,那么教师要提问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法”。在此之间,如果学生未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那么教师要及时纠正该学生的错误操作,同时提问学生“未遵循这一操作原则会出现什么情况”。总之,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之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思考探究,这才有利于令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提高渗透工作效果
初中科学涉及到的知识面相对广泛,大多数学生可能无法把握所学内容的整体结构。若学生无法将前后、上下章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那么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从而导致逻辑思维渗透工作无法顺利落实。如何帮助学生呈现学科的整体结构?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工具展开教学,这有利于帮助学生串联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在此之间,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点,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逻辑思维培养工作中,总结归纳能力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所以,在初中科学课堂中结合思维导图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渗透工作的效果。
以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为例,本节课的一大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特点。由于生物与非生物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对广泛,所以学生可能容易将两者混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首先,教师以名词“生物”、“非生物”作为思维导图的起点,然后围绕这两者的相关特征向外扩散构建思维导图。对于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元素构成,那么教师同样要利用思维导图将其体现出来。通过思维导图来呈现本课时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生物、非生物之间的联系、区别,这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本章知识点,以此令逻辑思维渗透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工具,这有利于增强逻辑思维渗透工作的效果。
结语:逻辑思维是个相对抽象的名词,主要体现于学生的总结归纳、理解分析等能力。因此,若想逻辑思维渗透工作取得良好效果,那么教师首先需要营造活跃氛围,确保每位学生都加入到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思维导图工具、动手实践活动展开教学,这是增强逻辑思维渗透工作效果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叶笛.指向初中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活动再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7):49-52.
[2]黄愉娟.基于智慧课堂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7):0020-0020.
[3]盛凯.初中科学核心素养教学思考[J].环球慈善,2020(3):0202-0202.
[4]邵爱强.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探究[J].科学咨询,2019(2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