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杰 杨丽
湖南省岳阳市外国语学校 414000
摘要:初中生物的学习培养学生们的学科思维,同时也为高中学习打下基础。思维方式的养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维的养成需要学生们独自探索,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一些方法,但是其中的应用与实践都要学生们独自完成。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关键词:初中生物;发散思维;网络构建;自主学习
前言:在初中期间,教师要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们探索生物知识发现其中的乐趣。同时教师要让学生们作为课堂的主导,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所应有的职业本能。纵横学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们构建知识网架便于学生们学习。
一、情景创设,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学生们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多方位的扩展,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们有知识探索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对知识进行记忆,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但是多数同学都不会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发散性思维就是让学生们对知识点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们对知识的探索。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会了解到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在小时候学生们都读过《小蝌蚪找妈妈》这个小故事,小蝌蚪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状态,开始它们是有尾巴的,但是最到了最后,小蝌蚪们有了自己的皮肤,尾巴也消失了,慢慢变成了青蛙的模样。这个过程就是青蛙繁殖的方式,以及青蛙受精卵的发育过程。青蛙是两栖动物的一种,通过对青蛙的繁殖方式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一类生物的繁殖方式。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让学生们探索我们周围生物的繁殖方式,这些生物来自学生们对生活的观察,发散思维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开端,相比于教师给学生们总结知识,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故事进行探索,为什么小蝌蚪的身体会发生如此多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通过学生们的探索,让学生们了解到生物知识的趣味性。
二、激发学生课堂主体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讲课,学生们听课,但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专家的探索,我们知道教师要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这就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思考讨论,而不是全部从教师的讲课中获取知识。教师要变成知识的承载者,帮助学生们解疑答惑,而学生们则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进行思考与讨论。
生物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不像政治与历史,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欣赏。教师要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的学习中,学生们会了解到我们人类的进化史,学生们在博物馆或者动物园中也经常会看到一些猴子他们被称为人类的祖先,在一些杂志中也会有类似的观点出现。那么为什么称猴子是人类的祖先,而不是其他动物呢?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对所了解知识进行总结和表述,同时学生们也会接收到一些其他的观点,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在讨论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较为科学的观点,增加学生们的知识积累。
课堂的积累需要学生们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同时学生们也要有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精神,这样才能不断的学习,不断进步。
三、纵横交叉联系其它学科学习生物
所有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初中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偏科的现象,一些学生的文科像是历史政治学习的非常好,但是地理生物的成绩不能让教师满意。教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所有学科之间都是贯通的,培养学生们全面发展。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会了解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的由来。这一知识点和历史人类的文明发源十分相似。在历史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十几亿年前恐龙是地球的主要生物,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恐龙灭绝了,之后猿的进化形成了人,观点是科学界大多数人支持的观点。在历史的学习中,我们也知道我们的祖先都是临水而居的,这一知识在生物中也会讲到,其中的原因就需要利用地理知识来解决了。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流向统一,在河岸较宽阔地区,河流缓慢就会形成泥沙堆积,这就出现了绿洲。绿洲是人类生活生存的必要场所。学生们的知识有限,很难将初中阶段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教师要给学生们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们将生物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让学生全面的发展。
四、让学生们树立生物知识框架
生物的学习是抽象的,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细胞的是真实,面貌需要借助显微镜。而细胞的结构则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很多学校的设备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们构建知识网架结构。
初中阶段生物的研究是从大个体向小个体进行研究。在七年级学习生物时,我们就会了解到生物系统的九大结构,而我们对生物知识的探究,也离不开这几个方面。从细胞研究到个体研究逐步探索,学生们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七年级上册学习细胞时,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们就可以画表格进行区分,同时了解细胞组成部分的作用。在学习人体时,学生们可以构建思维导图,在将人体进行细微划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再根据每课时的内容补充思维导图。这样学生们在复习时会清楚的看到每课时的内容。在背诵检查阶段,学生们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将某个知识点进行背诵,了解自己哪部分掌握不太熟悉。
结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和国家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独立思考的人才,学科思维的培养正是响应这一号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们的思维培养,因为有良好的思维模式,是高效率学习的前提。而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督促以及学生们的坚持。在培养思维过程中,学生们会逐渐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军.浅谈初中生物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4):24-24.
[2]刘柱坚.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生物学思维能力培养——以“种子的萌发”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4):125-126.
[3]张海健.坚持以生为本 提高核心素养——从培养初中生物理思维能力谈起[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7(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