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麦田里的守望者 ——谈谈班主任工作的严与爱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6期   作者:江志勇
[导读] 人们常常把老师比喻为园丁,对孩子的教育是辛勤耕耘

        江志勇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港头小学   510890
        摘要:人们常常把老师比喻为园丁,对孩子的教育是辛勤耕耘,这个比喻真的很恰当。对于班主任来说,与其说其是园丁,不如说是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除了耕耘,更要守望。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守望教育这片麦田,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认为要做到严爱相生,刚柔相济。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关爱学生   进步  严格要求   因材施教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作品《麦田的守望者》里面一段话深深打动了我:“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这不正是对教育本质最深刻的揭示吗? 人们常常把老师比喻为园丁,对孩子的教育是辛勤耕耘,这个比喻真的很恰当。对于班主任来说,与其说其是园丁,不如说是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除了耕耘,更要守望。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守望教育这片麦田,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认为要做到严爱相生,刚柔相济。
         一、严字当头,爱透其中
        曾经有一个实习老师向我诉苦:现在的孩子真的太难教了,对他们严了不行,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会产生心理问题,而且学校三申五令不能体罚学生;想“爱”他们吧,也不行。你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对他们温柔点,他们就“无法无天”了!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这是她对严与爱的误解。严,是指班主任对学生要高度负责,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真正的爱,是真情的关心、真诚的爱心、宽容的耐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和人打交道,不是一天两天可成的,需要我们拥有很强的责任心,付出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去默默浇灌,用真心默默守候。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是一个让老师、同学都头疼的男孩。他很好动,行为习惯很随意,经常在自习课上宁静的学习气氛中发出怪声,做些滑稽的动作引人发笑,作业书写潦草、脾气急躁……
         每次做操、集会站队的时候,他都处在左右摇摆之中,任凭我怎么说教责骂,也无法使他定住哪怕是五分钟。更让我不解的是,我批评他时,他一脸无辜,很委屈地对我说:“老师,我没想要动弹呀!”难道他真的连最起码的羞耻心也没有吗?但当我批评的言辞过激时,我却明显得看到他自尊心受伤时的表情。由此我断定,他不是不想做好,而是他对自己的行为根本没有清醒的认识,就是习惯太差,有时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在学习生活中他那极差的行为习惯让人头疼:课堂随意说话,过位,无视规矩纪律,作业时常不做。批评他时,要不就默不作声,要不就你说一句他顶三句……一次自习课,他的毛病又犯了,不服从班干部管理,还打人!我火冒三丈,劈头盖脸地痛骂了一顿,又把他抓到办公室面壁思过。我当时觉得无视班规纪律的学生就得严厉惩罚,必须让他彻底明白自己的错误。严惩过后的确是老实了几天,可是好景不长,不出几天,他的毛病又暴露无遗。看着他的身影,我不禁暗暗着急。我想单靠批评严惩不是长久之计,得想想办法才行。于是我决定先了解他的成长环境。我了解到,他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离婚了,他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总是上夜班,爷爷奶奶年迈。爸爸迫于生计平时没怎么理他,他缺少父母的关爱,形成了非常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

于是我改变了策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做作业时,我总是把他叫到我身边教他,字写得不好,我指导他如何书写;题目做错了,我耐心地给他讲解;没有文具,我给他买……我随时注意他的动向,及时提醒他,教育他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班级规章制度,同时指导他的行为。一段时间后,很明显感受到他在改变,不再破坏课堂纪律了,自信心也在增强。后来我发现了他其实挺热心的,内心挺想向上的,于是我就经常把一些班级事务让他协助完成。每当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都会适时地表扬他,找他谈话。这样,对他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严抓不放,坚持不懈。通过无数次的谈话,交流,给与他肯定与鼓励,我终于看到他明显的进步。我也切实体会到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真心爱护学生,就会感动学生,激发学生的“知恩图报”之心,从而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严而有方,爱而有法
        班主任工作要严而有方,爱而有法。我们在教育犯错的学生的时候,有时候会对学生劈头盖脸地痛骂。这种方法,有时候确实凑效,但是如果遇上一些有抵触心理、或者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可能就不是那么有效,甚至可能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痛骂批评,而是要寻求适当的方法,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所感动,有所觉醒,才能够对症下药。
        曾经有一个学生,我是她的班主任,她经常周末或放假后就因为不完成作业找各种理由不来上学。我想这名学生的情况如此特殊,直接批评教育是行不通的。对此,我没有第一时间去找她,而是留给她反思的时间,两天后先是关心她的身体情况,问她的理想是什么,夸她的字写得漂亮,让她知道我对她的关心和欣赏,让她知道老师也会带病工作。她听了之后,第一时间问我:“老师你的身体怎样了?”我马上表扬她是个会关心人的孩子。通过和她的聊天,她慢慢地体会到老师家长的不易,她的戒备心也消除了,也开始跟我坦诚交流起来。我乘机切入正题,说到她不完成作业,不上学的问题,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要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的过程是艰苦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理想。她听了不但没有抗拒心理,反而非常诚恳地表示一定会改正错误。现在她也确实改变不少,已经连续几个星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按时上学了。
         三、严而有范,爱而公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由此可见教师身上责任重大。每一位学生的命运都与教师的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教师更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班主任,接触学生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要做到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也不容易?一方面我们要严格要求学生。另一方面,我们要耐心教育学生,特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动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召学生。
        教育是神奇的,事实证明:一次偶然的教育机会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班主任我们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能用成绩来衡量他们。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写道:我们应该细心的关爱每一个学生保持公平、公正,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享受到老师的爱,让孩子们在平等、公正的爱的滋润下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惠波   《严而有方  严而有度  言而有信  严中有爱》, 《教师》,2012,(26)
        2、《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年01期
        3、任利民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9(18),19-20
        4、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2010-06-01

作者简介:江志勇,一级教师,教师经验丰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