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文作文的出题趋势     ——以广西南宁2019届、2020届、2021届的摸底作文题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6期   作者: 陈柳羽
[导读] 作文是语文学科中的重中之重
        陈柳羽
        南宁五中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科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考生最大的短板。同时,作文题目往往能够紧密结合社会现实问题,也是最能直观反映当下社会的主流观念。作文题目的变换,往往展现了语文高考对考生的要求。本文将以广西南宁2019届、2020届、2021届的摸底作文题目为例,探究高考作文的出题趋势,提出作文教学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一、广西南宁2019届、2020届、2021届摸底作文题目
语文作文满分60分,占全卷40%,是各位考生和一线教师的必争之地。各市各地每年
的摸底语文作文代表了当下作文出题的发展方向。我将列举广西南宁2019届、2020届、2021届的摸底作文题目,探究这三年作文的出题趋势,为高考作文的教学工作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一)2019届摸底作文题
        1、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英]斯蒂芬?威廉?霍金
        2、命题思路
        本次考试作文仿照2018年全国高考三卷作文样式拟题,要求围绕三则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题目提供了三则材料:一是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浪漫想象;二是登月宇航员的切身感受;三是科学家征服宇宙的豪迈誓言。
        3、审题提示
        三则材料以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太空)的想象和探索为主线,在考查学生相关历史、科技、文化常识的同时,旨在引导学生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把握人类波澜壮阔的科技发展史,感受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谋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展现的伟大精神,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知识视野、自我认识和审美趣味的提升,学生应该立足“科技”和“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两个支点,结合自身体验,说认识,讲道理,谈感悟,紧紧围绕材料情境展开写作。
        (二)2020届摸底
        1、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命题思路
        本次摸底考作文系仿照2019年全国卷Ⅲ命制,漫画素材与全国卷Ⅲ同源,来自“小林漫画”,考查形式与高考作文题同中有异。漫画作文本质是材料作文的一种,2019高考Ⅲ卷作文《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属事例型作文,其呈现、设置了一个情境来让考生对材料本身所述事实阐明看法,抒发感想;本次作文属寓意型作文,要求考生就漫画所影射、比喻的现象发表议论、抒发感想。
        3、审题提示
        “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等待一朵花开中,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这里的“花”寓意可理解为人生未来的成功,高远的理想,人生的目标、美好的生活;也可理解为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兴旺及民族的复兴;还可以理解为感情的和洽,问题的解决,困难的克服,矛盾的化解等等;“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给出了“等一朵花开”的两个必备条件:耐心和微笑。“耐心”就是我们对待事情的耐性,表明事情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时间的,也是行为的,需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努力。耐心是一种等待,是一种不放弃不急躁的心境。“微笑”表明我们对待“花”应该有乐观、称赞、尊重、和善、鼓励等态度。
(二)2021届摸底作文题
        1、作文题目
        材料一:做牙医的潘先生希望女儿不要走得太远,最好能在广州上大学。但女儿坚持要去内蒙古读书,她说:“离父母远一点,就可以早点学会独立自主。”
        材料二:王阿姨的女儿想填报中文专业,大学毕业后想做媒体人。但王阿姨夫妇希望女儿能选择一个毕业后容易找工作的专业,比如师范专业。女儿抱怨说:“虽说照你们的意愿去做,我可能少走一些弯路,但你们根本不考虑我是否会喜欢,你们不尊重我的理想。”
        高考志愿填报,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孩子今后就业方向及人生道路的大事。但是,在填报志愿时,家长和孩子意见往往出现不一致的情形。请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任务一: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在学校组织的高考志愿填报交流会上,与你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任务二:假如你也面临志愿填报,经过反复权衡、深入思考,你终于做出了决定,请你结合材料内容,给你的父母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志愿填报的思考和认识。
        2、审题提示
        这是一道多任务指令的写作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话题与情境,考生喜欢从理想出发,将个人兴趣放在第一位;家长则往往从现实出发,将志愿与就业挂钩,希望毕业后有个好出路。二是交流的宗旨是尽量达成高三学生志愿选择的共识,或者申述志愿选择的思考与认识,因此应从命题材料中抽绎出选择的理由,也要兼顾交际对象的身份及与自己的关系。三是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写作者身份是学生,写给自己的同学;写作者的身份是儿女,写给自己的父母。四是应注意语言得体的问题,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的交际方式,要体现相应的话语风格。五是文体不同,一为发言稿,一为书信。
        一、探究高考作文的出题趋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明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也是其他三项的基础。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因此,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高考作文慢慢形成了新的作文题型——驱动型作文。这类型作文采用事实材料,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并且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往往体现以下两点:
        (一)立德树人
        高考作文开始关注时事,重视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着眼身边事,体味人生与社会,思考现实与未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致力实现中国梦。引领考生关注时代发展,树立家国情怀,具备“全球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中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以人为本
        在材料的选择上,贴近考生的生活。鼓励考生把个人的“小我”和在社会、国家、民族、世界中的“大我”相结合,清楚自身对于社会、国家、民族、世界向前、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与意义。
        (三)提升思维素质
        不断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把自我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宏大背景下,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并能化大为小,表现创新立意。
        三、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一) 以“小我大家”为导向,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家”——家国情怀和时代意识。强调个人幸福与民族复兴、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小我与大我、小家与大家等在奋斗目标上的一致性或统一性。
         (二)指导学生“小口切入”
         材料中所呈现的内容都可称之为“大”(大视野),而引导语中的“你们”“你”则既可指代考生或青年群体之“大”(大视角),又可指代考生或青年个体之“小”(小视角)。写作时如果能抓住个体之“小”,从写作者自身(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优点的“我”)的切身经历、身边琐事、真切感受、真实情感来着眼和落墨,真正做到以“我”之眼来观,以“我”之心来思,以“我”之手来写,无疑就更为亲切动人。
    对于情境创设明显的题型,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体验,身临其境,全身心投入其中,做到真实有度地抒发情感;要教会学生寻找题目的任务,并一点不漏地合理完成。
(三)注重特殊文体训练
        平时作文教学时除注重议论文的基本问题结构训练外,还需注意对于演讲稿、书信、辩论稿、发言稿、主持词等的写作训练。
        作者简介:陈柳羽(1989.9~),女,广东东莞,南宁市第五中学,硕士研究生,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