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春颖
黑龙江省巴彦县高级中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1800
摘要: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适合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使用新的生物教育模型将有助于提高生物教育的有效性,尤其是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生物学教师需要对学案导学模式进行详细调查,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中,还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学案导学模式,以提高其应用在高中生物学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物教学;课题引入;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安排,自行编撰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案,它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以引导为辅。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借助导学案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转换高中生物课堂的师生角色。与此同时,教师能够有效地把握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整。本文将根据导学案的编撰原理,探析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
2 合理使用学案导学模式
在新的课程改进过程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实际课程中,高中生物学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效地整合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新型的教育模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中生物学教师根据他们的教学经验合理地应用学案导学模式,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模式和学习计划指导模式的积极作用,并不断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
3 进行合作讨论,调动探究积极性
对探究性学习而言,合作讨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途径,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言语的交锋,能够产生巨大的火花。不同的思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理解学习,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下,生物学习更具开放性,对同一问题能够给出多种解释与评价,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实质。同时,学生之间意见本身的确认与否定不同于教师的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减轻了学习压力,更为注重讨论本身而不是结果。这一模式能够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例如,在教学“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章时,学生通过讨论去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存在的利弊,分析内环境稳态过程中如何实现激素调节的动态平衡,分析有无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神经调节的机理.在合作学习中,小组还可以推选出组内代表上台发言,阐述本组在某一问题上的主要观点或者立场,或在自由发言中给出个人独到的意见。教师也需要施以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
4 配套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
加强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相关教学评价配套体系的建设。对于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来讲,科学性、系统性的教学评价标准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学生问题探究活动的参与情况、问题探讨和成果展示情况等,予以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性评价,根据学生在探究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来进行积分制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重视和关注,予以学生适当的鼓励,使学生加强对探究式学习价值的理解和认知,加强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考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学习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维拓展能力、观察能力等。与此同时,任课老师要及时的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及评价结果进行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增加学科学习的信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5 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
首先是“讲”,就是鼓励学生表达和讲出自身的想法,将自身的探究成果和思考过程讲解出来。其次是“做”,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相关生物模式的制作之中,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的制作。再者是“画”,充分利用好教材内的图解素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加以,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现象反应及变化过程的图解。最后是“演”,把难以通过平面图解进行绘制的内容,身体力行的表演出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对难点知识的进行记忆。
6 结束语
借助导学案开展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能够督促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教学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性,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在了解导学案编撰过程的基础上,有效地将导学案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结合学生学习生物的情况,构建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李梅.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105-106.
[2] 马育国.浅析生命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合理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7):26.
[3] 李嘉馨.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心得[J].亚太教育,2016(36):64.
[4] 彭舒颖.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6(3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