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6期   作者:李丹丹
[导读]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深入的带动下

        李丹丹
        黑龙江省穆棱市第一中学  黑龙江省穆棱市  1575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现代化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以及教育改革力度不断深入的带动下,教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在现代化教学理念以及多元化教学措施的辅助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势态。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学方法可以提高高中生的主动性,加强高中生与高中生、高中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本文针对创设问题导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为高中生思维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施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的实践落实,有利于过程性目标的完成。新课改后加强了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新教学理念的渗透,问题解决教学的应用逐步增多。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注重应试。虽然对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实施策略有部分研究但并不详细,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问题解决教学中仍存在疑惑,一些教师不知如何具体的实施问题解决教学。因而本文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2 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学生在升入高中阶段后会逐渐失去课堂的活跃性,因此高中数学课堂会出现无人提问,师生交流减少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有效利用问题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的活跃度,让学生增加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即使学生在课堂会收敛自身的活泼性格,但是依旧会对趣味性的活动和问题产生兴趣,教师需要利用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欲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有效提高师生交流,然后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及时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高一阶段学习的《空间几何体》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就能看到的物体组建复杂的空间几何体,教师提问该几何体的组合部分,让学生自己观察后画出几何体的三视图,然后询问学生,能否在三视图相同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构建不同的空间几何体,然后让学生利用手边的书本、笔盒等物体构建出符合三视图的空间几何体。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对思维逻辑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3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生解决
        在运用“问题教学方式”时,难免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不容易做出来或者是回答的问题,遇到这些学生认为困难的,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学生解决,给学生去逐步分析问题,带领学生解决。在学生遇到困难的问题时,往往不需要我们去帮助学生直接解决问题,时常是只需要一个关键的指点或者是引导就可以把学生带到解决问题的这条路上来。所以我们在学生遇到难题时,不要急着去帮学生解决,要试着先去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实在是不能够自己解决那就再帮助学生去解决问题。例如,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这一章节,这一节包括的内容很多指数函数,幂函数以及对数函数。因此,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而言,理解起来就会稍微有难度。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需要教授明白它的书写方式以及代数方法,教师的任务是协助,最终的目的还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寻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4 通过创设教学场景提升导学问题的科学性
        只有保证数学老师对能够对相关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了如指掌,才能明确了解那些是难点知识,哪些是重点知识,从而在后续教育教学中,才能结合高中生具体学习情况以及实际教学目标,保证设计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具有较高针对性、目标性、有效性。长此以往,不仅能够为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环境,还能为高中生理解数学知识提供有效的帮助,最终使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学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比如,在学习《集合与函数概念》这一章《集合》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班级中所有的学生视为一个整体集合A,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学生为集合B,没有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为集合C,通过老师对集合概念的讲解,高中生能够知道集合A包含集合B和集合C。同理,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进交集、并集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第一时间对数学知识的概念明确了解,还能将知识点深刻的烙印在脑海中,加深记忆的同时,还能使高中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5 加强问题探究
        1.我国长期以来的高中数学教育倾向于应试教育,新课改后的问题解决教学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但通过对高中数学课堂的观察发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仍不足。进行问题解决教学时,教师不应直接讲解现成的结论和证明方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同时可运用支架式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学生进行进行问题表征和模式识别,主动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探究,寻找和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对于数学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数学课堂时间有限,探究的过程也要分清主次,以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为基础,找到每节课的核心探究点,在每一个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也要抓住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2.在课堂上,很多教师提供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和机会较少,也就养成了学生不经常主动探究的习惯,面对问题,不惧失败,不断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感知更自然而深入,有利于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探究的过程要注重变式应用,通过一道题目不断变形进行探究,而不是机械地重复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探究后的回顾反思和小结。
6 结束语
        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遵循这一点原则理念,用最积极的态度去教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问题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对教师的个人能力也相对要求较高,因为教师学需要把所讲的知识内容转化为恰当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学习,从而更好的把握住学习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吴久辉.试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设计[J].文理导航(中旬),2019(07):8+27.
[2] 张飞群.关于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7):60-61.
[3] 徐晓红.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7):95.
[4] 梁晓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