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6期   作者: 张丹
[导读]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的发布对学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张丹
        贵州省仁怀市九仓小学  


        摘要: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的发布对学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这不仅代表着我国教育理念的又一次升级,同时也预示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进入了新阶段。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是教师们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围绕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议题进行了探讨,概述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论,阐述了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和策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1引言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语言表达和交流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核心培养理念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有了适应性变化,以更好地围绕学生们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做好语文教学工作。

2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论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明确提出的,它的教育目标是“学生应具备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首次从两个方面来对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在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成果发布会中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并不是单方面的技能,而是包含多方面技能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语文素养是一种基于语文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体系。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要求,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使学生在通过语文课程和知识的学习后,能够形成语文科学的素养体系,同时伴随着他们的自身成长,融入生活,应用于实际,最终形成个人发展与融入社会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体现:语言的构建和应用,思维的训练和提升,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3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
        核心素养理念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核心素养理念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应该与社会对于学科人才的实际需求相一致,应该从未来着眼,以未来社会人才的标准来发展当下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如此才能发挥出教育的重要意义,将教育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数据时代正在全面到来,社会运作效率日益提升,对于人才的标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思维习惯、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道德责任感。基于这种人才需求的分析,国家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在这一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也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是核心素养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指导作用体现。
        其次,核心素养理念对于小学语文课课程改革具有实际的推动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不仅需要硬件设施方面的完善更新,更需要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升级。在当前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时期,提出核心素养理念无疑给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工作注入了有力的推动剂,加快推动了小学教学改革的实施。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对学生们语文知识教授的层面,而是越来越多得将精力投入到对小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文化素养、品行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提升方面。通过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小学及语文教师更有利于探索出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目标加快实现。

4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策略
(1)日常语文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培养理念
    小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较为薄弱,想要提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注重核心素养理念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比如充分利用好语文教学活动,将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学生的课堂和作业活动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对学科、自然、社会不同层面和维度的认知,让学生们能够在更多元的场景中观察、分析、思考、总结,继而锻炼小学生的多种思维和能力。为了使语文课堂与日常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连接,教师可增加一些实践类型的作业或定期组织开展课外活动,作业或活动的主题可以围绕语文课程教材内容来设计,可以采取开放探索性的题目,一方面加深学生们对语文课程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们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们实践探索和知识应用的能力,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社会及生产生活融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师鼓励学生们坚持记日记,督促和帮助学生们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考虑到小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日记的记录形式更加丰富有趣化,让学生们自由灵活选择喜爱的记录方式,很多学生在日记中将文字语言、音乐、图片、视频等方式结合起来,更有兴趣、更愿意去坚持记录。通过记日记的方式引导和训练学生对身边的现象和事件进行观察,培养学生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生活热情,增强学生们对自然社会的情感认知,培养他们更强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责任感。
(2)以语文学科为轴心,加强语文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融合
    核心素养是系统的能力体系,因此语文课程改革中还要有步骤有策略地做好语文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融合,以此来促进小学生多元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语文教师在做好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关联学科内容的适当拓展和延伸。考虑到小学生基础知识功底整体薄弱,语文教师可以先从文学艺术类的相关学科入手,如将生活、文化、艺术三个相关学科作为语文学科的延伸学科,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适当关联。比如在实践探索性活动或任务中,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延伸,形成以语文学科为轴,其他相关学科为外围的方式,实现以点带面的学科融合效果,在语文教学中逐步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3)注重教师自身修养,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小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和品德修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一方面,加强提高自身语文素养,通过自身对语言的热情和文化的热爱来影响学生,将语文学科的情感和文化魅力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热爱语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鼓励和引导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引入更多元的考核指标,不仅包括学生个人完成的指标,还要包括学生们与他人、学生们与社会之间协作完成的考核指标,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5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系统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而语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技能并在实践中应用自如。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习惯,磨练实践应用的技能,提高文化品德修养,如此,才能为学生更好地自我发展和面向社会奠定强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韩瑞敏,《好家长》,2018(33)
[2]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基点建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陈丽旋,《新课程(中)》,2018(01)
[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冯世源,《新课程(小学)》,201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