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全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孛畈镇中心小学 湖北省孝感市 432600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将从:全面充分的课前准备;详略得当的教学内容;目的明确的课堂练习;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这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新课改中,努力探索新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由原来的7~8节减至4~5节,如何解决减时不减量这一矛盾,对我们数学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肤浅的认识:
一 、全面充分的课前准备
全面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课前准备是师生双方的准备。
1、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备教案,备教具。备教案指的是教师深钻教材,掌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了解学生,根据《新课标》要求,设计出环节紧凑的教学程序。并选用恰当的教具。
2、学生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和学具准备。知识准备是指预习,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听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的学具准备,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学生易于掌握知识,提高效率,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如教学 “对称图形” 时,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为找对称轴作准备。
二、详略得当的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要抓住重点,在关键处下功夫,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如:《两步计算应用题》,重点是掌握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因此,我就围绕这个重点,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寻找所需要的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达到解题的目的。围绕重点进行强化训练,请学生口述几道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
三、目的明确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包括新课前的准备练习,课中的巩固练习,课后的综合练习。课堂练习要目的明确,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实用性。
四、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法主要在于教师有效地传递知识,技能,学法主要在于学生高效的获取和掌握知识、技能。所以教学方法既是教师如何施教,又是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灵活选取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从实际出发,灵活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感知新内容以演示法、操作法为主;理解新内容,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新技能技巧时,练习法又成为主要的方法了。
其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演示法、操作实验法是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基本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全面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掌握解题思路,一般选用谈话法或辅之以讲解法。有时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教学效果最好。
其三,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白板进入了寻常教室。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为重要。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把原来的四十分钟的内容在三十分钟就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有精力讲透例题,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堂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时通过电子白板同步地将内容瞬间跃然“板”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书量大的内容,如:根据统计数据制成统计表、统计图、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的应用题、复习课中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填空题、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来完成。如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等内容用电子白板来演示生动形象。
2.恰当指导学法
古语说的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国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或对学习方法进行恰当的指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预习新知,培养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是学生感知新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教材特点恰当地提出要求,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通过一定量的训练,促进学生把教师所教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
(2)指导合作交流,培养探究能力
让学生把预习阶段或探究新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这样就使个别学生的思维活动转化为全班的思维活动。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探究而获得的数学方法互相启发,共享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2+2与2×2相等,而4+4与4×4不相等呢?”我启发大家:怎样画图表示4+4与4×4两个算式的意思?让大家讨论交流,当几位学生画出不同的示意图时,同学们热情高涨。
(3) 指导应用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亲自量自己的体重,一个苹果多少克,几个苹果重一千克,……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让学生举例说说日常生活哪些事物是运用了平移,哪些事物是运用了旋转,学生亲自感受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变“学会”为“会学”,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对数学的主动学习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定律等数学知识时,总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照本宣科,教法单调、枯燥,学生就会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根据知识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式,适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很有必要。具体做法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索规律,引发兴趣;注重操作,促进兴趣;课外活动,发展兴趣等。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的前提,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教师巧妙的联系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我说:“以前总是老师提出问题考你们,今天你们考老师,好吗?”同学们高兴地大声喊“好!”“只要你们说出一个数,老师能很快判断它能否被3整除”。“真的?”大家眼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争先恐后的报了几个数,我很快答出来,并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大家都用惊异的眼神望着我。讲课开始了,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专心听,认真想,动手试,效果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