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6期   作者:周锋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凸显

        周锋
        山东省德州市  夏津县宋楼镇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凸显。教师采用问题导学法能够将学生由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地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满足了初中生螺旋结构的学习模式。本文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途径展开探究,以能够为相关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
        1问题导学法的内涵及意义
        问题是开启思维世界的大门,是进行学习探索的起点与关键所在。问题导学法指的是通过向学生提出合理问题的方式促使其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引导其在实际探究与实践当中使此类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进而促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问题导学法具有规划性、引导性以及情境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其旨在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这一教学方法加强研究与分析并善加应用,在设计问题时,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合理选取,所提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紧密贴合,而且要能够激发出学生的需求,让其饶有兴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显而易见,在应用此种教学方法时,问题的选取以及问题串的设计都是极为重要的,必须要认真对待。可想而知,教师所设置的课堂问题如果能给做到趣味性的情境、明确的探究目的,那么课堂效率将会呈现出举一反三的效果;相反,若是问题或问题串设计存在不当或不衔接之处,那么便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所产生的课堂效率便会受到影响。
        2常用的方法技巧
        2.1破绽法
        这种方法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一个破绽故意留给学生,借此来引导其出错,接下来教师再将正确的思路告知学生,让其在错误中进一步产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这样便有利于让其不断汲取到正确的知识。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内容模糊且易于混淆的概念,这就导致其破绽也就更多一些。故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合理应用破绽点,故意在设计问题时对破绽进行巧妙设计,这样在回答问题时就必然会犯错,继而便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进而明确对概念理解的不合理之处,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相关概念,而且在采取这种方法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而清晰。
        2.2漏洞法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授课期间故意出错,借此来让学生发现教师所犯的错误,接下来就为什么会犯此错误这一话题来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解题与思考过程。数学学习中易于犯错与混淆之处比较多,故而在选择漏洞法设计漏洞时务必要严格谨慎,要针对学生易于出错的知识点来进行设计。要知道,教师在授课之时故意犯错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分析问题的积极兴趣,能够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互动学习当中,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全部探索思维,能够将其注意力充分吸引到问题当中来。
        2.3陷阱法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陷阱,继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踩入陷阱中。接下来,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对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通过课堂交流来促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易错之处的理解。此种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解答问题之前便对其展开自主分析与探究,这对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非常显著的成效。


        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快融入课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场所,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在问题导学法下,教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置身于思考问题的情境中,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学习角色,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拿一些具体实物到教室,从而给学生创设一个更加贴近实际的场景;又如,在进行立体几何教学时,考虑到有的学生空间想象力相对较差,教师则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情境创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3.2精心设计问题,加强问题间的关联性
        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发挥着导向的作用,它将会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获取新知。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在遵循学生心理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强问题的层次性和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在层次性方面,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尽量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在难度的设置上也不宜过大,建议比学生的现有水平稍高一点,学生“垫垫脚”或者“跳一跳”就能够够得到,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关联性上,每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知识体系。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例如在进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将其与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结合起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又如,在学习梯形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在对比分析中引出梯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在这种对比分析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
        3.3进行题设课堂,发展数学思维
        题设课堂作为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通过对一个单元或者多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概括,进而为学生呈现一个课程主题,通过层次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知识框架,明确不同概念和定义,对相似的知识点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与此同时,教师在运用题设问题教学模式的时候,还需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要积极重视,并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分层,积极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也能够让综合能力较低的学习参与到学习中,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三角形》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所有的知识整理成一个主题。在《认识三角形》中,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能力均衡的若干小组,然后抛出问题:“三角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然后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和解决。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内角,从而得出三角形的概念。然后教师再次为学生提供探究平台,让其用量角器依次对不同的三角形内角进行测量,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概念。运用这种方式,不断帮助学生巩固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然后再一步步地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和步骤,学习后面的不同版块,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深化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
        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其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学生今后数学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其原因多与以往教学方式的简单直白有关,难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问题导学法的精髓,通过在每个教学阶段合理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探究全面理解所学的相关内容,同时还需通过问题互动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凯林.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0(12):38.
        [2]陈春风.在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导学法[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136.
        [3]程兆弟.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导学法应用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9):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