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性特点、困难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36期   作者: 雷雯雯
[导读] 聋校信息技术与资源课程的整合

        雷雯雯
        黔西南州盲聋哑学校
        摘要:聋校信息技术与资源课程的整合,重点在于教师对现代教育水平的运用。强调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的教育和能力。当前,大多数聋哑学校在课堂教学和教学目标中,都会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制定与时代需求相符合的教学计划。但仍有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遥不可及的,在聋校中大力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会有一定的逃避心理。也有部分教师会将传统的教学生搬硬套,用来教学。而聋哑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要想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找出聋校信息技术的特点,并突破教学中的困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程整合的实践中来。
        关键词:聋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对策研究
一、引言
        信息化的技术具有信息量较大、涉足面较广、形象具体等特点,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它具有非常丰富的信息材料和与时俱进的各方面知识。使得学科融合后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同时,形成信息的聚集效果。对学习资源的整合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强的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进行跨越,彻底打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在各学科之间互不干涉的学习。但学习资源的整合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并非一日之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聋校教学中的难点
        聋校自身具有接受信息能力有限的特点,当前学校使用最广的就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的常见使用途径为对语音、静态、动态等相关媒体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在教学中可以起到转化、编辑,同时可以进行查询等各项技能,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聋哑学生起到一定视觉上的教学改善,也是很大程度上接近听力障碍的学生的相关问题。可以对他们自身的缺陷和能力进行补短。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引入是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由初期单一的语言、以及图片媒体再到后面的电视、投影等,同时,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加快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课程资源的整合。
三、聋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处于初级阶段
        信息技术与资源的整合是在整体的学科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将相关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方法进行大量的整合,在整改的过程中,将师生的互动融为一体,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达成崭新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实现学科课程目标一种全面的途径。在学科中运用科学技术是需要全新的信息资源整合实现的,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交互使用并非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长久的尝试和实践,不断地从问题中找出需要改进的部分。而整合的过程也会产生阶段性的变化,由单一到多样性。第三运用信息技术的范围也会由初级到整体。由一到十,十到百,个体到整体。[1]
        当然在资源重组过程中,因聋哑学生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条件限制。而且每位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在初级阶段的整合过程中,是现在班级授课基础上决定的。通过基本的授课思路和教学方案开展。当前常见的信息技术设备多为投影仪、计算机,这些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粉笔等而言,较为实用。

其主要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之上。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组合的初级阶段。
四、信心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对策研究
(一)提倡学生通过网络信息自主学习
        伴随资源的中度整合,学生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这时经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磨合,都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这个阶段教师和学生也开始对新事物开始探索,学生可以自主进行网络化的学习,现在网上有很多可以学习的视频,这大大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甚至,学生可以关注相关的直播课程,在教师的实时直播中进行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甚至有些直播是可以生成录播的,这要比课堂教学还要便利。可以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学习。网络上有很多的实时直播便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交流。
(二)教师高频率的运用信息化教学
        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带领作用是非常的重要。教师借助互联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举例:通过制作flash 动画、ppt,[2]通过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教师普遍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网页的调整和加工。这样就可以对相关的知识信息有一个明确的掌握,对教学目标的实施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只有充分地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按照学生喜欢的方式展开教学,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到学生的需求,实现良好的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再比如:现在学生都喜欢看抖音,教师可以关注几个主播,当直播课开始的时候可以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教学。
(三)教师需要找到信息技术方面自我的硬核技能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首先自己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充分掌握到信息技术的特点,弊端和优势所在。通过学习和实践知道哪些是自己擅长的,那些是自己所不擅长的。每位教师都具备信息运用的能力,通过对软件使用技术的发挥,对教学目标和过程确切性的把握。并将自己擅长的通过一种擅长的方式进行整合起来。
(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信息技术
        当前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也是一个学习的时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告诉学生去什么地方浏览学习,也可以自己查询资料。在课堂上将资料进行分享学习、互相切磋。[3]只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加上教师的专业指导,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出现好的学习效果。随着学科课程和教学的不深化,教师的教学职能不断地被代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先进的设备,充分的教学资源的带领下,教师更多的是扮演的纪律委员的角色。充分地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认识到教育的短板所在。
总结:知识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知识的重要性,但同时知识也是需要深化的。聋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离不开庞大的学校硬件支撑,但同时,教师更要将自己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要正确的教会学生学,教会学生做。而不是传统的扮演解说员的角色。唯有学生不断地强化学生自我动手能力,采用整体开发,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库,集中师生人才的计量,形成资源互补的模式,来促进学生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于高中聋生学习特征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2]刘秀玲.信息技术与聋校课程的整合[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3:240-240.
[3]文立,葛庆.“三个课堂”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融合存在的困难及对策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8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