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民
江苏省射阳县港城实验小学 224300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将知识学深学牢,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一、矛盾激疑,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一些矛盾现象,是引起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见解的好办法,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因疑而思,边学边思,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知识的好办法。例如:我在教学“甲数比乙数多1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这道题时,首先出示了比差问题,即:“甲数比乙数多5,问乙数比甲数少几?”答案是少5。我肯定了这个答案正确,并强化了这一结论,紧接着出示了“甲数比乙数多1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乙数比甲数少9.1%。这时候疑问顿生:甲数比乙数多5,乙数就比甲数少5,为什么甲数比乙数多10%,而乙数则比甲数只少9.1%。此时,教师并不急于作结语,而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例题,相互议论。经过观察、分析和议论,部分同学发现了,甲数比乙数多10%,是以乙数做标准相比的,求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时,是以甲数做标准相比的。这时候,我引导学生做了下述结论:在比差问题中,甲数比乙数多几,乙数就比甲数少几;在比倍问题中。甲数比乙数多的分率与乙数比甲数少的分率并不相等,这是因为它们相比的标准量不相同。
经过质疑、分析,不仅使学生对比差和比倍的问题有了深刻地认识,而且培养和调动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诱导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一个特点,这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上,并不追求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只完成认识上的第一次转化,而不重视第二次转化。在学习新知识后,你若问他们“懂了吗?”回答一定是“懂了”。他们所说的“懂了”,只是解决了和例题同类型的一般问题,仅仅是完成了认识上的第一次转化,而对于同类型题目的扩展和引申,多数学生解决起来感到困难。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他们 “知其所以然”,完成知识上的第二次转化,达到对所学知识真正的“会”。比如:在教学《比》后,学生都认为自己学懂了,提不出什么问题。这时,我就进行思维的诱发。我说: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中,有些知识隐蔽较深,如果不认真看书思考,深入钻研,你将只学到了知识的一半。同学们听了我的这段话后,立刻产生好奇,大家都重新看书,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研究。有的同学提出了课本上叙述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时,为什么只说谁“相当于”谁,而不说成“谁”等于“谁”。于是,我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使他们懂得了: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所以在叙述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只能用“相当于”,而不能说“等于”。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找到了他们之间区别,使学生不但学“懂”了知识。而且真正学“会”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迁移引新,培养学生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已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认知结构虽未完全形成,但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在心理上,已经初步具备了迁移的意识和能力,这为同化和分化知识提供了智力活动的基础。因此,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只要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已有的知识就可以与新知识进行逻辑联系而产生迁移。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我首先出示了一道准备题:
修一条长900米的公路,甲队独修需20天完成,乙队独修需30天完成,两队合修需多少天能完成? 根据题意,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讲述解题过程及算式。在此基础上,我把“长900米的”复盖住,让同学们尝试练习。练习前,要求学生带着以下思考题先自学课本:1、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2 、 各表示什么?3、( + )表示什么?通过对例题的研究议论,顺利地完成了尝试题的解答。这时候,我针对准备题和尝试题,问:1、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数量关系相同;都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点?(前者“工作总量”是具体的量,后者“工作总量”被看做单位“1”。)然后我指出,在工作问题中,求合做时间,是用具体的工作总量除以具体的工作效率和,在工程问题中,由于工作总量被看作“1”,工作效率是时间的倒数,所以求合做时间就用“1”除以时间倒数的和。 这样,概念得到了同化,解答方法统一在同一个范围之中,使知识得到了正迁移,使两道题得到了精确地分化。
用旧知识铺路,为学习新知识创设了最佳背景,运用以旧引新,进行析疑比较,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准确地揭示了工程问题的本质特征和解题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抓住关键,适当点拨,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狭窄,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模模糊糊知道但表述不清的现象。学生的这些说不清、讲不明、想不通的地方,正是教师要点拨的关键所在。对于直观性很强的知识,通常采用直观性点拨。比如:“在一个底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水杯中放入一个石块,水面上升4厘米,求这个石块的体积”?出示题目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弄不清楚水面的上升与石块体积的联系这个关键。这时,我通过直观演示,从水杯里取出石块,水面下降;把石块放进水杯后,水面又上升。反复地演示,几次后,学生把获得地直观信息在头脑中进行联想。从而悟出了水杯上升的容积就是这个石块的体积。用水杯的底面积乘水面上升的高度就是石块的体积,再根据“v=sh”这个公式就可以求出石块的体积。又如:“某小学图书室共有科技书和文艺书630本,其中科技书占20%,后来又买进了一批科技书。这时科技书占这两种书总本书的30%,问又新买进科技书多少本?”不少同学都没有抓住文艺书的本数始终没有变这个关键,所以我就围绕这个关键,让学生进行逻辑论证:1、这道题中共告诉了几种书?(两种)2、开始科技书占20%,那么文艺书占百分之几?(1-20%=80%)3、怎样求文艺书的本数?(630×80%=510本)4、后来又买了一批科技书,文艺书本数变没变?(没有)5、在现在两种书的总本数中科技书占30%,文艺书占百分之几?(1-30%=70%)6、怎样求两种书现在的总本数?(540÷70%=720)7、怎样求新买进的科技本数?(720-630=90本)。在这道里,我应用了推理性点拨,抓住文艺书本数没变这个关键,进行层层推理,使问题一步步得到了解决。
抓住关键,适当点拨,搬掉了思维中的障碍,畅通了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和推理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