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运用童话色彩,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期   作者:徐秋菊
[导读] 童话是最为美好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传播真的信使,是发扬美的旗帜。
        徐秋菊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第三小学
        童话是最为美好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传播真的信使,是发扬美的旗帜。尤其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童话在教材中占了一定比重。孩子们通过阅读简单的童话语言,了解童话人物情节,从而走进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童话不仅有着简单的语言形式,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操。在低语教学中,教师应寓童话故事于教学中,努力实现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用童话为语文教学着色,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本文探讨了童话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并分析当前新课标下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 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童话故事符合孩子的审美规律,以简单语言形式呈现出儿童乐于接受的且清新自然的艺术形式。它能激起儿童读者的美感和兴致,迎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审美需要。在语文课堂上,童话带领儿童从枯燥无味课堂走向缤纷的想象世界,在潜移默化中使引起儿童对美好的向往。
(二)丰富想象能力,培养美感。童话是最接近孩子的一种文学,孩子本身就是一部童话。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他用丰富离奇的想象为孩子展现出一个奇妙世界,引起孩子的共鸣。童话中一切景色。人物。情节。都源自于丰富的想象,被幻想笼罩着一切都是美好的,都具有儿童纯真的美感。深入童话教学,儿童往往能会沉迷于童话的世界中,甚至幻想自己也是童话中的小主人公。
(三)养成健全人格,美化心灵。贝特尔海姆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童话式儿童时期接触的最为重要的文体。”他认为童话对儿童身心发展尤为重要。童话为孩子的心灵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在优秀的童话作品中,儿童感受到了最美好的感情,感受到人性的美好,道德的闪光点。童话简单的言语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道理。使儿童能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将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心中。儿童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熏陶,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美化孩子的心灵。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教育,轻素养。我们的语文教育活动,忽视童话的独特性,没有从童话的角度认识儿童。小学语文老师仅重视将童话作为教育手段,而其本身的童话素养较低。如果仅将童话当作课文来讲解,那无疑是对童话幻想力的折杀。远离了童话教学的目标后,难以在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真正享受学习童话的乐趣。使原本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童话,演变成死气沉沉的教育课堂。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童话素养,尤其是低语阶段的语文老师。要以多元的解读方式讲解童话课文。师生互动,使童话成为师生沟通一座桥梁。
(二)重道理,轻想象。教师往往着重讲解童话所蕴含的道理,而忽视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童话本身的艺术特点。在童话教学中,这种讲解方式束缚了儿童的想象能力,为能发挥出童话幻想特征的作用。教师应把握童话特征和儿童的审美规律,主动创设学习童话的情景,以兴趣为主导。使孩子在共鸣中引发灵感,在想象中迸发情感。从而达到能力上的提升和情感上的熏陶。
三、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听童话。在听的过程培养记忆力。在童话简单的语言形式中,儿童能分得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并对童话里的情节有整体的把握。研究表明,即使在婴儿时期,幼儿对声音就极其敏感。多听故事不仅能积累儿童的词汇,更是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也要多讲故事给学生听,塑造自身的教学魅力。有时候班里纪律比较差,老师一说讲故事,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听故事能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在听的过程中,增强对童话的理解,这也是他们喜欢重复听那几个故事的原因。
(二)读童话。在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童话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多配以插图,深得小学生读者喜欢。比起平淡的课文来,童话更有魅力。

读童话可以锻炼儿童的默读,朗读,品读能力。童话故事生动有趣,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道理。儿童通过朗读作品走进童话的世界。在“小小故事大王”的比赛中,学生展现出比平时更好的朗读水平,甚至有些学生能将喜欢的童话故事背诵下来。通过读童话,加深儿童对童话的理解,准确体会童话的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三)讲童话。在讲的过程中培养说话能力。童话的语言具有一般语言具有的情感性和形象性,而且大多是发自儿童生活和内心。更贴近儿童的心理。由于语言简单,加上情节紧凑,儿童对童话故事抱以热情,喜欢把故事讲出来给别人听。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儿童这种童话复述的心理,锻炼儿童的说话能力。以我们熟悉的课文《乌鸦喝水》为例,首先根据课文的插图,鼓励学生想象说话。朗读全文后,让学生简单复述故事的内容。再根据老师的板书,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完整。最后留下作业把《乌鸦喝水》的故事回家讲给父母听。一步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写童话。在写的过程中培养写作能力。每一篇童话故事都是作者想象加智慧的结晶,散发着思维的光芒。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儿童时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行动和思维都具有探究性。儿童内心渴望去了解未知的世界,在他们掌握了一些语言文字后,这种求知欲会更加强烈。他们渴望把自己头脑里千奇百怪的想法记下来,加以丰富的想象,写成一篇小学童话。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童话书写,鼓励学生多多创作。如续写《小松鼠找花生》,续写《丑小鸭》。这不仅激发了儿童的写作灵感,更提高了儿童的写作能力。用童真书写童年,让学生完全融入童话世界的美好中。
四、小学童话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在共鸣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童话由于其浅显易懂,道理明白的文体特色,加上想象丰富的特征,而儿童最富有想象力且最有喜欢童话故事的心理倾向。因此儿童读者容易与童话产生共鸣。童话为儿童的想象插上翅膀,创设一个童真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情境下,童话氛围激发了儿童的想象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童话的情境,让学生和文本对话,使学生在想象的王国里无拘无束的飞翔。寓教于乐,激发儿童最丰富最自由的幻想。?
(二)在感悟中迸发审美的情操
        童话教学也应注重以生为本,利用童话传播的真善美,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童话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贴近儿童的生活,给学生以春风化雨般的教化。儿童在童话的美好中培养了审美情趣,在真善美的故事里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深深的同情小女孩,理解她对光芒世界的向往。童话能够唤醒儿童的独特审美体验。在感悟中使儿童得到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熏陶,让他们的心灵日渐丰富起来。
(三)在互动中体验师生的情感
        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往往是一个故事大王。传统的童话教学大都是以老师讲为主,而部分教师童话素养不高,影响童话教学的质量。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教师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童话素养,与学生共同参与到童话的学习中来。童话让老师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为老师架起一座飞向儿童纯真世界的彩虹桥。教师在童话教学中,也要保持一颗童心一份童趣,像儿童一般去体验,去感悟,才能带着学生走入童话的美好世界。在双方的共同学习中,教师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交流,师生情感进一步升华。
        童话教学是小学语文小而美的组成部分。我们应注重童话的真善美教育,通过锻炼学生对童话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小学语文童话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达到统一。希望广大的语文教师,把握童话的特征,从童话自身的规律出发,改进童话教学的方法,利用童话的独特价值,搞好小学语文童话教育。用童话为小学语文着色,为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的童年如童话一般美好。
?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