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期   作者:李娜
[导读] 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逐步深入下,
        李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三团小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21
        摘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逐步深入下,小学数学学科的职能和属性被进一步拓宽和延伸,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要强化学生的知识教育,培育学生的数学技能,还需要其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到具体教学任务中。对此,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路径开展分析,以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针对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是侧重于灌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题型即可,而没有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滞后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会极大程度上会弱化数学教学的意义,长此下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难以真正意义上发挥数学育人的作用。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切实意识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此来助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
        1塑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生年龄段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兴趣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基础条件,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塑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并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进而达成主动学习的目的。
        如,《观察物体》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可以联系教学内容塑造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根据看到的图片猜想这是一件什么东西? 学生们认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种拆除抽象几何图形原有外形上某一部分的方式,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改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以前掌握的知识又有了新的了解,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接着教师修改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转变学生思维的目的
        2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依然呈现严重的滞后性,这也极大程度上阻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导致学生的思维呈现僵化性,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多是被动式学习,教师讲什么,自己就学习什么。这也导致实际的数学教学缺乏创造力,长此下去,学生难以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收效甚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教师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使得学生不迷信于教材和教师,以此来拓宽学生的问题思维,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故意说错问题让学生去纠错,或者是和学生围绕着答案来进行反向推理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会使得学生能够不拘泥于“标准答案”进行学习,长此下去,学生会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从而在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其在潜移默化的思考和质疑中形成问题意识,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强化拓展式训练,引导学生形成解题能力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小学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逻辑性,对于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强化学生的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等有着重要的帮助。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内涵,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应的训练项目,以此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转化教学问题,以此来进一步优化拓展训练效果,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深化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最终形成问题解决能力。
        4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得学生受益一生,也会对学生实际学习成果产生直接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上重视日程。例如,在学生做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认真挖掘题干中的信息,详细阅读题目中的隐藏信息,从而使得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提升观察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以此来有效地提升解题的正确率和时效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后续学习中做好总结,从而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5联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没了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教师需要深化数学学科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落实到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入生活化教学方式,让数学学科联系生活实际。具体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认清生活化教学的职能和属性,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生活化教学之间的融合机制,以使得生活化教学应有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与此同时,在引入生活化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年龄段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认识程度,可以将数学概念应用生活中的词汇加以替换。比如在教学简单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用“给”、“放”“拿”来代替加减含义。如,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现在箱子内一共有十个苹果,现在小明拿走了三个,小华放进去五个,这个时候一共有多少苹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加减法的理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课堂增强了诸多趣味性元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落实到具体教学工作中。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教学方式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结合实际教学目标来优化制定教学策略,以此来推送数学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爱春.新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科技资讯,2020,18(29):6-7+10.
        [2]吴岳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