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丽
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心小学5230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力和行为力萌芽的启蒙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多层次的牵引和辅助,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让他们接受知识的灌溉和感染。对此,本文也将以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为切入点,立足于数学课堂的设计,从教材中挖掘有效的知识和素材,探讨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分析课堂教学发展现状,解释德育渗透的基本遵循和方法论,并提出具体的渗透对策与途径,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发展现状;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教师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并把这一原则作为检验自身教学成果和质量的参考标准。
一、分析德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的重要意义
首先,德育渗透能够引导学生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和世界,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中可以看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是学生成长道路上必须跨越的门槛。正因为如此,教师才更应当开展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引导学生思想的调整,让学生不断打开新的学习篇章。数学作为一门理性较强的学科,虽然在内容上与语文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也蕴含着许多德育的元素和信息,都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用更加客观且严谨的态度去看待自然事件。例如,教师可以把意志力教育与数学课堂结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磨炼心智,积攒勇气,当处于瓶颈期的时候,能够持之以恒,不轻易言弃。而且,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历史,为学生讲解著名数学家辛勤奉献的光辉事迹,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精神,让学生也迸发出蓬勃向上的意志。以上这些也足以说明,德育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塑造更加坚定且完善的价值观。
其次,德育渗透能够推动数学课堂的调整和改革,德育工作本身就是素质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新课改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甚至一度在数学课堂上被忽略和轻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德育渗透应当以语文学科的实践为参考依据,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文以载道的目的,而数学本身具有十分明显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并不能完全与德育工作的人文性相靠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大相径庭的。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限制下,数学与德育的关系也被割裂开来,教师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情感体验。对此,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能够弥补传统课堂的欠缺和不足,推动小学教育的改革与优化。
二、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教材德育素材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识别和判断中的误区
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中可以看出,其自身也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德育素材,涉及到主题画,插画,例题和练习题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甚至也可以在数学广角中挖掘德育元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却并没有对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判断,对德育的相关知识也了解甚少。部分教师认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就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就陷入了认知上的误区,总的来说,德育教育可以划分为思维的谨慎特质,客观理性的精神品质,理性逻辑的审美和爱国主义这些关键部分,虽然教师可以感觉到思维品德的相关气息,但对上述4个方面的识别却仍旧不够灵敏,也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使用和拓展的限制
虽然,已经有部分数学教师认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关键价值,也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显露出了自觉性和主动性,但却并没有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没有把德育的目的和内容与数学教学的主题结合到一起,只是单纯的利用与生活有关的素材来讲解单元课时的知识点,这就使得德育工作存在走马观花的弊端,并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实际行动,也会把逻辑和论证之间的关系完全割裂开来,阻碍了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
(三)外部支持力量不足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学校的发展都受制于应试模式的限制,并且这一现状在短时间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变,许多教育机构都在为教师灌输“起跑线上的领先者”这种唯成绩论的思想,而家长也更加注重学生智力的进步,并没有过多要求德育方面的工作。对于孩子是否具备数学审美,是否具备科学严谨的觉悟,是否具备客观精神等基本特质,并没有过多的要求。而学校也只是把学生的笔试成绩当作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更加侧重于对升学率和分数的提升,没有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和机制,正是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许多教师也无法分出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德育的渗透,只是盲目运用题海战术去强迫学生展开阶段性的练习,没有引导学生主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也没有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1]。
三、分析德育在小学数学渗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基本原则
首先,教师要坚持情感性的原则,情感是引导学生思想与情绪的重要基础,能够让学生从心理层面上接受课堂教育,所以教师也需要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营造更加亲切的情感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抵消对数学知识的恐惧和抵触。其次,教师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德育思想的渗透必须要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而且要树立鲜明的旗帜,保证观点的正确道理的明确。所以,教师应当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路径去展开深入探究,让学生提高信任感和归属感,接受德育知识,并由此来改善自己的各项行动[2]。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广角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主题——植树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养成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懂得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最后,教师应当坚持层次性的原则,德育工作的开展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果教师不加选择的全部强加给学生,那么也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和抵触心理。对此,教师要保证德育渗透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认知规律,坚持由浅入深的层次性原则,体现出德育工作开展的梯度和广度。例如,就低年级学生的发展来讲,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周边的客观事物,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中高年级来讲,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从具象中概括抽象,懂得归纳规律,大胆猜测未知的可能性并勇于论证,探索,比较和概括,甚至是提出质疑和批判。
(二)基本方法
其一,数据对比法可以让学生懂得辨析的道理,传递德育的原理。数学知识本身就囊括了空间和数量等专业领域的内容,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懂得举一反三[3]。因此,教师要先利用教材上所列举出的题目进行对比,发挥例题与习题的德育功能。同时,教师也应当对编题进行对比,收集不同类型的数据,编程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其次,教师可以使用观点熏陶的方法,传播唯物辩证法,灌输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联系观点和实践观点,要让学生懂得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前进路上的挑战,揭示知识内在的联系。此外,教师也应当注重传授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迈进。最后,教师应当使用实践锤炼法,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技能,积累更多的经验,布置难度适当且数量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养成认真且细致的处置态度。而且,教师要合理的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养成克服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四、分析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措施
(一)构建平等且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用热情饱满的态度去迎接每一堂课,要坚持释放出积极的态度,缓解学生的低迷情绪,激发出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和信任,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好感与兴趣,构建更加平等且融洽的师生关系[4]。也就是说,教师要触摸学生的心灵,感受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能够在信任自己的同时也不至于过度依赖外界的帮助,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把情感代入到解题中去,迸发出思想的绚烂烟火。教师也应当明确,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都较为有限,所以也需要尊重学生身上的欠缺和不足,宽容的对待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自己的不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纯净,鼓励学生勇于解决困难。
(二)结合教材单元主题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强调过,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是相对有限的,对外界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而且对形象鲜明的事物,往往会抱有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也不应当仅仅是把教材当做参考工具,而是要懂得挖掘情感元素,灌溉学生的精神花园,让德育的种子生根发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准备玩具,学习用品或者是生活用品,把教室布置成小小商店,并准备好各个币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售货员负责制作商品的价格标签,模拟购物场景。这种情境引导,可以让学生锻炼沟通能力和计算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懂得互相合作。另外,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醒学生回忆北京申奥成功这一事件,展示出具体的年月日,时分秒,让学生欣赏,北京申奥成功之后,群众欢呼雀跃的喜庆画面,这样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精神,进行适当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懂得为国家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时事,关心热点新闻。
(三)提炼并筛选生活中的信息
数学知识本身就是对生活中各种客观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所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对此,教师就应当把教材和生活结合到一起,提炼出有用的德育信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收集现代社会群众的运动方式,例如跑步,瑜伽,游泳,太极等等,并制作成相应的表格展示出来,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例如航天飞机,火箭轮船,生物制药等等,制作成扇形统计图或者是树状图,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现实生活,提取新颖的信息,转化为数学语言和文字[5]。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出生活化的小游戏,让学生理解“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的概念,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足球比赛的情境,询问学生:大家知道足球比赛是怎样决定谁开球的吗?然后介绍比赛之前抛硬币开球的规则,再继续询问:你们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的方法是否公平?原因是什么?这就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所见所闻,为“可能性”的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四)结合数学发展历史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数字的运算上,也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历史,而这些内容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是教师渗透德育思想的最佳切入点。对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人物传记,故事教学,案例介绍等多种途径,为学生讲解数学发展的经过和历史。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牢记基本的计算概念和公式之外,还需要为学生介绍圆周率的发明者祖冲之,为学生准备好线和圆纸片,让学生用线围绕圆纸片转一圈,让他们分析圆的直径与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德育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应有之策,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师生关系的构建,教材元素的提炼,生活信息的筛选,历史故事的介绍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充分结合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应当坚持且行且思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陈英晓. 挖掘教材 提升素养——小学数学德育渗透例谈[J].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0(Z1).
[2]关永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例谈[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0, 000(004):53-56.
[3]吉芸. 优化课堂练习提升数学素养——以苏教版教材"分数的认识"系列为例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 2019, 000(005):78.
[4]樊兴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渗透德育例谈[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9, 000(012):P.67-67.
[5]刘用旺. 核心素养下德育教育的渗透研究[J].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0(1):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