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秀华
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 江苏省苏州市215008
摘要:民歌来源于民间生产生活,民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与艺术财富,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当融入民歌,通过民歌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投入音乐学习与实践探索活动。本文主要分析民歌教学的措施,构建更加完善的民歌教学实践活动体系。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民歌艺术
民歌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饱含着文化历史基因,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重要载体,为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应当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民歌教学,提高民歌教学质量。
一、小学音乐民歌教学价值与原则
1.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的价值
民族音乐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是民间歌曲与民间歌唱游戏总和。民歌素材具有较强的形象性、故事性、音乐性,它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了解民族音乐特色。民歌是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它具极强的思想教育引导与情感熏陶功能。加强民歌教学还是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能够达到以美育人和以情感人的效果。学生在演唱优秀民歌作品时可以提高人格意识,深入进行艺术感知,并且可以进行创意表达,提升了学生审美情趣。小学阶段开展民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将民族音乐扎根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从另一角度看,民歌是《小学音乐教学新课程标标准》的重要内容,民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理解音乐文化能力。是学习了解民族音乐重要组成部分。
2.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的原则
小学音乐民歌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兴趣,渗透先进民族文化理念的重要渠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歌类别丰富,民歌代表了中国华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特征,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民歌教学过程中应当进行必要的情感价值观教学,促进学生掌握民歌演唱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民族文化。现代小学民歌教学应当以中国民歌为主要内容,不仅要进行演唱练习,更重要的是开展民歌赏析分析教学,鼓励学生欣赏民族音乐。例如,《茉莉花》是一首典型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演唱民歌,还要让学生了解民歌历史与文化,提高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的主要问题
1.缺乏足够的教学准备
有些小学音乐课堂的准备不足,教师没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特点与学习能力备课,不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往往认为民歌素材内容简短,不能基于民歌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氛围。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不充分,对教材挖掘不透彻,教学环节设计不充分,未能为民歌的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有些民歌教学课堂纪律混乱,教师没能通过变换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节奏,导致民歌课堂表面上热闹,实际上未能达到音乐教育熏陶的目标。
2.缺少差异化教学策略
学生的音乐兴趣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的音乐学习理解力与欣赏水平不同,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善于发现和运用学生的个性特点。但是,有不少教师没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设置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有时,民歌教学的互动不足,部分学生未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当中。有时教师没能采用正确的评价引导策略,教师没能根据学生情况适当的鼓励引导学生,不能有效的处理师生之间关系,无法做到因势利导,课堂教学管理不足,影响了民歌教学的质量。
3.缺少学生的探究实践
为了提高小学民歌教学的质量,还要组织开展探究教学活动。但是,有些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究性、互动性与实践性不足。教师未能设置丰富的互动实践活动。由于民歌教学的创新不足,学生的自主学习较为机械,导致学生没能在民歌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例如,有的教师局限于在课堂上教会一首民歌,不能促进学生探究民歌蕴含的哲学道理,不能把民歌描述的故事,地方的特色文化习俗,以及地域民歌文化的精华渗透给给学生,学生可能很快的遗忘民歌。
4.缺少必要的情感渗透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音乐教学应当饱含着情感,有些民歌课堂过于指向民歌试唱练习,课堂教学常常陷于技法的练习,导致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民歌素材的美感逐渐的消失。教师没能在民歌教学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不足,或者没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不充分,影响了民歌教学的氛围,不利于学生课下传唱练习。
三、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的优化措施
1.创新民歌教学方式
开展民歌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感受和理解民歌,消除学生在民歌学习时的害羞心理。教师应当提高民歌教学的创新性,通过丰富的形式促进学生开展民歌练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主动性。例如,在《白云蓝天》教学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作品表现的情境,在视频变换中体会作品的意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学习这首民歌的兴趣。再例如,《编花篮》教学时,还要优化课堂氛围,让学生对这首耳熟能详的作品产生演唱兴趣,在演唱过程中可以展示学生玩相关游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这首作品的趣味性。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发挥教师的课前示范作用,让学生通过视频来感受作品的魅力,并且通过视频展示音乐的氛围,让学生进一步充分了解民歌作品和提升民歌学习效果。在微课的基础上还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例如,《沂蒙山小调》教学时通过微课展示沂蒙红色文化,然后让学生思考民歌结尾“哎”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讨分析。
2.充分利用游戏教学
游戏可以提高民歌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游戏可以吸引小学生的主动性,给民歌教学增添色彩,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开展练习实践。其次,游戏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竞争意识,在一系列比赛实践中进行自主反思。例如,《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时,可以通过游戏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开展民歌接龙游戏,具体接龙方式可以一人一句,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节奏把握能力,并且在一首歌曲演唱完后进行点评,学生接龙错误时还要提出一些惩罚性的小措施。在学生熟悉歌曲后,可以采用一人唱两个字方法,这样可以更加考验学生的反思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再接下来还可以拓展到其它民歌,或者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民歌内容进行自编拓展,只要把握民歌的曲调和节奏即可,从而推动学生进一步把握民歌艺术的真谛。
3.民歌与舞台相结合
民歌来自生活,民歌是人们生活的总结,教师还可以通过民歌来编舞,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在编舞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作品。例如,很多学生在接触民歌时较为害羞,教师应当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学生根据民歌的内容进行舞蹈表演,借助舞台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歌词大意,提高民歌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民歌的内容进行编舞,在舞蹈中表现民歌的故事或动作。教师还要让其他学生进行观察,对舞蹈的编排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有助于学生反复练习,促进学生边唱边跳,达到充分巩固民歌教学效果的目标。
结论:民歌教学还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民歌教学活动方式,优化民歌教学课堂活动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全面提高民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投入民歌学习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严丽花.小学民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方音乐,2019,39(11):118-119.
[2]徐琳娜.原汁原味传民歌,载歌载舞承文化——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07):14-16.
[3]李颖.鄂伦春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索与实践[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