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想说爱你不容易——从历史课堂角度谈如何消除B班学生的厌学情绪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期   作者:宋薇
[导读] 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分班后B班课堂上的厌
        宋薇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初级中学  
        摘要:中学生厌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分班后B班课堂上的厌学情绪显得尤为突出,历史学科是门人文性、趣味性、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历史课堂能将三者完美结合起来,就能重新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使其逐渐回到学习的正常甚至是超常轨道上来。
        关键词:厌学  学习兴趣  历史课堂  教学模式        学习活动
一、值得深思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厌学具体表现为消极对待学习活动,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的产生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下面试从历史学科角度来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
        1、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低下
        从2015年开始中考历史的地位降低了,由原来的占总分的60%下降到30%,但因为还是有30分,所以 “应试教育”痕迹仍然很深,处在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学生只要考前半个月甚至一周死记硬背,考试就可以打高分,因此,跟其它中考科目相比历史课被看得很轻,可以说是可有可无,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听,特别是B班学生,本来学习习惯就不好,再加上不高度重视,就等于完全放弃了这一门功课,而语数外是主科,地位肯定放第一的。曾经有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因此理科科目的地位相对也比较高,历史学科只能处于弱势了。
        2、大多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一位教师就是一门学科的魅力,而新课改这么多年来,仍然有不少的老师抱残守缺,固执的坚守过去旧的教学模式,为了应付中考,历史课的教学依然以讲解为主,导致课堂上历史教学乏味、无趣、呆板、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而不愿意学习甚至厌学。在这么一个充满个性的时代,将知识硬“塞”给学生的教学效果真的很难想像。特别是B班学生,第一,理解能力有限,单纯的文字讲解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第二,本来就对学习不感兴趣,如果课堂再沉闷,他们更加无心学习;第三,初中历史的记忆背诵这一块是制胜的法宝,单纯的讲解加深不了他们的印象,也不能调动他们背诵历史的积极性。
        二、消除厌学的建议
        下面,笔者就从历史课堂教学方面谈谈如何消除B班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地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1、要精彩导入,留给学生美好第一印象
        好的导入可以凝神、起兴、点题,最大程度激发学生探究本课的学习欲望。很多老师对导入有不同处理方式,或以旧知识导入,或随意为之,泛泛而谈,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传统的历史课导入设计多为新旧知识联系,这种复习导入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思想,但往往缺少趣味性,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显得平淡呆板而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泛泛而谈的导入方式单纯抓住眼球,插科打诨其实是浪费时间;美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导入其实是把导入砍去了,并振振有辞的说课堂时间这么紧张,还玩什么花架子。
        历史课一般都安排在下午,这个时候学生大多昏昏欲睡,还没有从美梦中完全清醒过来。所以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它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好的导入让学生耳目一新,脑细胞高速运转起来,差的导入犹如催眠曲,让学生直接又回到梦乡。在学习世界史第1课《人类的形成》一课时,因为这堂课涉及到的是远古时期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所以在导入中,我用了一段视频,讲的是从几百亿年前的海中生物如何到陆地,再如何形成现在的人类,虽然没有声音,但短短的3分钟概括了人的形成历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然后再提问:
        2、要会讲故事,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历史课难上,这是历史老师的普遍认识。但一般的人觉得好上,包括一些别科目的老师,他们觉得历史课就是讲故事,讲几个故事,四十五分钟就到了。所以现在高中历史老师上课不敢讲故事了,生怕落了俗套。一堂课总讲故事肯定不对,但一堂课从不讲故事更不对。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饶有趣味的、娓娓动听的故事,对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运用故事进行恰当的描述,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还符合中学生认知的心理轨迹,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讲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课中,我用了《何文鼎的命运》这个小故事:明朝中叶,弘治皇帝(1488~1505)的舅舅张鹤龄屡次违反宫中规矩随意进出皇宫,太监何文鼎想依法诛之。结果被皇帝知晓,于是下令收捕太监何文鼎,并亲自审讯:
        弘治皇帝:“汝内臣安能如此,是谁主使?”
        何文鼎:“主使者二人,皇上亦无如之何!”
        弘治皇帝:“彼为何人而我无之何?”
        何文鼎:“孔子、孟子。”
        弘治皇帝:“孔、孟古之圣贤,如何主使?”
        何文鼎:“孔、孟著书,教人为忠为孝。臣自幼读孔、孟之书,乃敢尽忠。”
          ——综合《皇明纪略》、《苑洛集》、《万历野获编》编写
        1)、何文鼎是明朝一太监,居然也能满口孔孟之道,说明什么?使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史事,认识儒学的深远影响,即汉代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道德价值评判的一个标准。2)、请给何文鼎设计一种结局,并说明你的理由。学生大多以为何文鼎会得到皇帝的谅解时,我给出史实:弘治皇帝动怒,命武士将何文鼎活活打死。史实与学生心里的想法有出入,这时我又补充了一句话“我捧你你就是个杯子,我不棒你(放弃你)你就是(玻璃)渣子”,有一个学生一听就说“经典”,话不是我的原话,是最近网络热语,但放在这里,真是恰如其分。何文鼎的命运出乎学生的意外,也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和“为什么”的思考,马上就想通过课堂了解儒家是如何演变并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要创设情景,提升学生学习理解能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
        历史教学有很多丰富的视频素材,在学习《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课时,在《大国崛起》中都有涉及。我找到《大国崛起》中的一个小片段,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分析荷兰为什么能在17世纪崛起?本课教材在讲荷兰崛起的因素时教材提供的资料非常有限,只有地理因素和荷兰人摆脱西班牙统治并从事商业活动,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了三个小环节“数据中的发现”、“创新中的发现”、“故事中的发现”,引导学生深度研读所选材料和相关教材内容,完整的呈现了荷兰在航海业、制度创新以及诚信经商的规则方面的优势,学生从这些情景中感到历史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多角度研读材料与教材、从材料与教材中有效获取信息、有逻辑地进行比较与分析并得出结论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突破了教材重难点知识。
        4、要注重评价,满足学生成长心理需求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的评价显得格外重要。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少甚至从不进行课堂评价,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象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观点认识和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评价和指导,最好是能即时评价,个别问题回答不够准确可以延时评价。即时评价以口头表扬和鼓励为主,口头评价是非常实效有用的方法,在学生最需评判和鼓励时,以有声的语言,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于特别有价值的答案,还可以采取小组加分的形式,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存在价值感,还可增加其小组荣誉感。对于在检测巩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补漏,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天职,上好课是教师的第一要务。作为教师,最令我们尴尬和羞耻的是学生这样的评价:我喜欢**科目,但不喜欢**老师。课堂教学是门永恒的艺术,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我们的历史教学告别历史,推陈出新,达到一种新的高度和境界,能听到学生这样的评价:我虽然不喜欢**科目,但我喜欢**课,因此也喜欢上**老师。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校报, 2006
[2]布鲁纳著《教育过程》
[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