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教学法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期   作者: 黎铭强
[导读]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往往比答案要多。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伴随着个各种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黎铭强
        广西省梧州市苍梧县沙头镇上洞小学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往往比答案要多。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伴随着个各种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思考、学习主动性,对于课堂氛围的营造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问题引领   教学原则   实施方法
        学贵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可以让师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科学源于好奇,学生的思维也往往来源于疑惑。只有让学生有了疑,才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思。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提问,使他们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思维方向,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只有将提问很好地融入课堂,让提问引领学生的课堂学习,才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激发起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有方向感。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个内容极其简单,学生怎么就是记不住呢?”,“哎,我现在都不会教了,任我说的口干舌燥,学生就是听不进去。”……对此,我发现造成这样的局面与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是息息相关的。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氛围入手,运用激励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运用“问题引领,自主建构”的数学教学模式指引学生前进。所谓“问题引领”是指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始终,有效渗透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使学生在设问和释疑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与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所谓“自主建构”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数学模型,形成知识网络。它与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所以,我个人认为:以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交流合作、体验感悟等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建构知识网络,是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务实之举。
        一、问题引领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引领学生思考,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对学生的思考起到引领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当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提出一個数学问题后,就会激发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且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这是引领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的最佳办法。例如:在简单事件的概率这一课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设置一只密码箱的密码,若要使不知道秘密的人拨对密码的概率小于1/999,则密码的位数至少需要多少位?”。这两类似问题作为引入学生学习的引子,就会激发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会主动进行探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引发学生讨论,活跃数学课堂氛围?  
        问题教学法的一个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提问时,都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设问,而这些问题通常都需要学生进行合作,通过集体的讨论,探究后才能够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讨论,能够激活课堂教学的氛围,能够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当中,也能够使得学生们对于枯燥乏味的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参与进与教师的互动,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当中,使得课堂氛围得以充分的活跃。

?
        二、运用“问题引领,自主建构”教学的原则性  
        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并非常规意义下的问题,更不是一般的数学练习题和考试题。创设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既要考虑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性,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的难度和信息量要与学生的数学水平相适应,问题类型要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    
        2。适度性原则。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使问题处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3。启发性原则。要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通过诱导材料或创设诱导环境,适时、巧妙设问,给学生以引导和启迪,使学生自主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三、提高课堂有效提问的做法
        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设计了学生熟悉的问题,并以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明确算理,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教学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提问法(直接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游戏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演示法(使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矛盾法(通过新旧知识间的冲突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故错法(让学生在笑过之后反思其中的原因)等,实际运用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创设情境。
        2.追求“有价值”的目标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所谓有价值的问题,就是指其应具备情境性、探究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也就是说,问题应该产生于一定的情境背景,具有挑战性;问题应需要通过学生发现、探究、论证才能解决;问题之间应该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逐步展开;从初始问题开始到回顾反思为止,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思维整体。    
        3.教师主导服务于学生主体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促进者,是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所以教师要确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有效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时,要追求启发思维的实效性,切忌教学过“实”。唯有在教学中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探索,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幽远的意境。   
        四、实施问题引领课堂的反思  
        回顾问题引领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受益匪浅,以此为载体的课程实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我们也感觉到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科学确定问题链的核心,统筹确立问题链的节点,有效控制问题链的难度,合理设置问题链的台阶。例如问题链的难度控制问题,为了面向大多数学生,问题链难度的起点要低,但实际操作中发现,教师常常对难度太低的问题不重视,误认为没有思维价值,忽视了它在问题链中的基础作用,忽视了基础问题的伏笔和线索作用。
        “问题引领,自主建构”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以问题为抓手,通过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