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的再认识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期   作者: 汤杰 朱琳 董玮
[导读] 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各界人士又对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形成了高度关注
        汤杰     朱琳    董玮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
        摘要: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各界人士又对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形成了高度关注,希望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运动意识的同时,也能够达到极高运动能力的培养目标。因此,文章针对小学生运动能力培养为核心,详细阐述了几点教育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运动能力;培养
        引言: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伴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升,充斥在学生身边的游戏或者是电脑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工作作为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学习相关运动技能知识的基础上,为自身运动能力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以基础技能和知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的运动技能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当前小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学生差异性运动锻炼需求,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调整传统注重专业技能讲解的模式,做好知识以及技术等综合性的阐述。小学时期的孩子,虽然身心以及智力等还没有发育完全,但是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自然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引导学生加入到各项体育运动当中,在加强体育知识学习深度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实现运动能力提高的教学效果。从学生需要掌握的体育基础知识层面下出发,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深入掌握所学人体基础内容以后,也能够自发开展一系列的体育锻炼,通过良好体育活动,达到自身综合素养提高的目标。要想能够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应该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灵活选择跑步或者是跳跃等几种手段,确保学生能够保持强烈学习欲望,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项目当中。与此同时,在教师培养学生运动能力过程中,不单单应该做好课堂部分的教学工作,而且也可以根据正常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实践,依事先制定好的体育活动方案,高效推进各项活动。比如,在植树节到来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安排与其有关的体育活动,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活动场所,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一同跑步进入到公园,然后确定出一定的区域开展栽种工作,在此期间,教师按照学生运动水平,有效做好小组划分工作,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栽种任务,过程全程配合与交流,高效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也能够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在栽种过程中也锻炼的身体,自然也能够达到运动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
2.以转变教学方式为契机,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工作,教师作为核心,更是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者与辅助者,为了能够达到高质量培养效果,教师就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调整传统培养观念,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特别是在教学理念以及思维等方面,更应该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赋予教学工作更具创新性的特点。

在正式培养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应该全程以学生为核心,将自身摆在辅助者的位置上,调动学生体育锻炼欲望的基础上,也应该深入学习基础知识,加以深化思考,逐渐对各项知识进行掌握与运用。同时,根据正常教学进度,教师在组织每一项运动项目之前,也应该先为学生准备好充足数量的运动设备以及器械等,按照制定好的教学方案,稳步推进活动各项细节,认真把握好每一分钟的运动时间。另外,针对小学生体育运动教学工作而言,本质上也体现出了一定合作性的特点,那么教师也应该在每一次运动活动之前,合理划分运动小组,拉近自身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确保小组内有着良好运动能力的学生,能够带动学体育素质较差学生,在小组成员密切合作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运动任务。每一次工作结束以后,全班学生评选出表现优异的小组以及个人,给予实质性的奖励。经过教师此种教学模式以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的教学时间,而且也能够保证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等。比如,在长跑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三个同学作为一组,一个小组中搭配上一名素质较差的学生,当该名同学不能坚持时,其他两名同学进行帮助与鼓励,以至于共同完成长跑任务[1]。
3.以情感调动为基线,提高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不管是哪一项学习任务,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自然需要以学生兴趣点为出发点以及落脚点,致力于学生保持强烈学习欲望的基础上,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体育教学工作,教师更应该要求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融合情感教育理念,提高他们整体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比如,小学生有着差异性的身体素质,面对班级上比较外向的同学,教师可以在运动能力培养时,组织一些比赛意义的活动,像跨越障碍跑步等,由此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在跑步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调整传统运动模式,借助篮球等,从起点到终点距离中,可以随机设置一个篮球,参与运动的学生,每经过一个篮球就用手摸一下,然后一直跑向终点,最先到达的学生给予物质性的鼓励;而针对一些女同学,她们对一些运动程度强烈的项目没有太大的参与欲望,那么教师可以添加一些舞蹈等,提前准备好女同学比较喜爱的音乐,然后运动中传授简单的舞蹈动作,一边与学生进行歌唱的同时,一边与学生进行舞动,在愉快运动过程中,致力于学生参与欲望得以激发的基础上,也能够保证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总之,面对小学时期学生身心特点不同的现状下,教师要想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那么就应该采取针对性的培养模式,调动情感参与意识的同时,实现有效运动能力培养的效果[2]。
        结论:
        简而言之,目前小学时代体育教学工作,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做好专业技能讲解的基础上,也应该围绕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开展各项有趣的运动训练项目。文章针对小学生运动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出了各项教育方案,希望能够给相关学者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孟冬琴.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技巧[J].科技信息,2019(32).
        [2]马辉.谈体育运动对人体的积极作用[J].科技信息,2018(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