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主族元素性质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期   作者:韩雪敏
[导读] 以碱金属元素为例,通过实验探究,从宏观层面归纳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结合原子结构,
        韩雪敏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中学校  030024
        【教学目标】:1、以碱金属元素为例,通过实验探究,从宏观层面归纳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结合原子结构,从微观角度探析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本质原因,并找出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渗透“预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比较、归纳”等信息加工的方法,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4、初步渗透“位--构--性”的系统认知模型。
【教学重点】: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能够依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同主族元素性质。
【教学难点】: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复习]1.元素的化学性质由什么决定?
2.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常表现什么性质?
3.碱金属元素包含哪些元素及在周期表中位置?
4、总结金属钠的性质。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浅入深出,为后续学习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思考回答]1、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2、一般地,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容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容易得电子。3、碱金属元素是第
ⅠA族除H之外的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都以化合态存在,包括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具有放射性)。4、金属钠化学性质:强还原性,可以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可以和水、酸反应;还可以和一些盐溶液发生反应。
[讲解]我们知道“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常把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放在一起研究,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本节课以碱金属元素为例探究其内在联系,即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学习任务一】认识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
[思考与讨论]完成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碱金属元素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的变化有什么(2)观察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完成表格,讨论回答问题

汇报结论: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
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个电子;不同点是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不同,其变化规律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
[追问]经过分析,得出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即存在相似性又存在递变性,那么这样的结构特点会对其性质产生怎样的影响?
[思考回答]结构决定性质,结构有相似,决定性质有相似;结构有递变,决定性质有递变。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追问]性质的相似和递变如何表现?
[思考回答]与钠作比较,相似性表现在可以和同样的物质发生反应,;递变性表现在反应条件,剧烈程度及产物的复杂程度不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学习任务二】预测碱金属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
[方法导引]预测是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规律和方法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推测。在化学研究中,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规律等,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并评估所作预测的合理性。
[学生活动]实验探究:碱金属化学性质的比较
【问题和预测】
(1)结合锂、钠和钾的原子结构特点,请你预测锂、钾可能具有哪些与钠相似的化学性质。
[思考回答]最外层都有一个电子,都易失去电子;预测锂、钾和钠也可以和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
【实验和观察】
[实验探究1]钠、钾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指导】引导学生观察钾在燃烧前是否熔化,熔化后钾的颜色和光泽,燃烧时有无烟和焰,烟、焰及固体产物的颜色等。

[观察实验现象]钠的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钾的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剧烈燃烧,发出紫色火焰,生成黄色固体
【结论】K比Na反应更快更剧烈,产物更加复杂
【小结】碱金属与O2的反应
4Li+O2===2Li2O(氧化锂)
4Na+O2===2Na2O(氧化钠)
2Na+O2===Na2O2(过氧化钠,复杂氧化物)
(复杂氧化物)
[实验探究2]钠、钾与水的反应


【实验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钾在水面的浮、溶、游,以及溶液颜色的变化、反应的剧烈程度等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钠的现象:浮在水面上,熔成光亮的小球,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的溶液呈红色。
2Na+2H2O=2NaOH+H2 ↑  
钾的现象:钾浮于水面,迅速熔化成银色小球,四处游动,反应剧烈,有轻微爆炸声并着火燃烧 ,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2K+2H2O=2KOH+H2↑
【结论】K比Na反应更快更剧烈
【小结】Li、K都可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可用以下通式表示 2R+2H2O=2ROH+H2↑(R=Li、Na、K、Rb、Cs)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亲身感悟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领悟元素周期表的魅力。
【分析和结论】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并总结钠、钾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与你最初根据原子结构特点进行的预测是否一致?
(2)从实验现象比较钾、纳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由此,你能推断出锂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吗?
(3)通过比较碱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你能发现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吗?由此,你能推断出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吗?
[师生共同总结结论,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并预测同主族其它元素化学性质]
【小结】与最初预测一致,性质相似但有差异
1、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Li、Na、K都能和氧气与水发生反应。反应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价。
2、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①与O2的反应

②与水的反应
2R+2H2O=2ROH+H2↑(R=Li、Na、K、Rb、Cs)
按照Li、Na、K的顺序,和水的反应越来越剧烈,Rb、Cs的反应更加剧烈,遇到空气或水都会立即燃烧,遇水甚至会爆炸。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1个电子,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从Li→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即从Li→Cs,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
【方法指导】金属性: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性质,是元素的性质;通过具体物质表现,表现为物质的还原性,还原性是物质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
依据碱金属金属性变化规律,则从Li→Cs,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越来越容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CsOH的碱性最强。
【设计意图】构建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
【学习任务三】认识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过渡]]碱金属在化学性质上有相似性和递变性,那么物理性质是否也有呢?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归纳碱金属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

相似性:除铯外都是银白色,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密度都比较小,熔点也都比较低,导热性和导电性也都很好。
递变性:从Li→Cs,密度增大 (K反常小);熔沸点降低。

【学科素养要求】在碱金属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点化提升】
研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方法


【学习评价】1、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的碱性强
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
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Na+的氧化性大于Cs+
D.Cs2CO3不易溶于水
【作业】在对碱金属元素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位置—结构—性质”的认知模型。那么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也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呢?
请以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族元素为例,来探讨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
【板书设计】
4.1.3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一、碱金属元素的认知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