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珍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堆子梁学校 陕西 榆林 718699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关注教学的整个全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游戏化教学模式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将游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学生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数学是一门灵活性很高的学科,相同的游戏可以应用到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相同的教学情境可以设计不同的游戏。下面简要通过几个游戏化教学的案例,进行阐述游戏化教学在小数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关键,对于其今后中学阶段数学的学习有积极的意义。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对周围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的持久度不高,自律自控意识较差,需要教师管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为主,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高。
以往传统教学忽视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灌输式被动教育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游戏化教学有助于教师开展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先充分分析不同学段的学情,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将游戏引入教学中,实现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游戏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首先游戏规则不能复杂,要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游戏本身要足够新颖,并穿插数学知识在其中。其次,游戏要对小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要帮助教师实现调动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目的。小学生这一群体的自身发展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必要性。
一、利用找弟弟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好奇心高和注意力不集中方面,低年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是教师在设计导学中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低年级常常通过游戏作为新课导入。比如说,一年级小朋友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找弟弟》游戏。首先,教师提前制作好从数字0到数字10的卡片,随机的分给全班小朋友。教师可提出这样问题,弟弟今年5岁,哥哥比弟弟大2岁,请问哥哥在哪里?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出答案,并举出手里的卡牌。同样的,可以提出一个减法的问题,哥哥今年8岁,弟弟比哥哥小3岁,请问弟弟在哪里?学生掌握游戏规则后,可以让学生来提问题,如此一来,学生会积极踊跃的参与游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二、借助开火车游戏,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需要学习九九乘法表,这是学习乘法的基础,学生九九乘法表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后续乘法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巩固学生对九九乘法表的掌握,强化学生对九九乘法表的记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的提问,每个学生从头背到尾,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件枯燥且十分单调的学习任务。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做游戏的方式,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开火车小游戏,游戏规则十分简单,每一排或每一列都相当于一列小火车,老师随机提问九九乘法表(竖着、横着交叉进行),第一位同学背诵第一句口诀,其后的每位同学顺次接龙。热身小游戏作为课堂的开始环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开展课堂任务。
三、依托摸球游戏,增强学生数学认知
在学习可能性大小一课中,必然事件、可能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是事件的分类。教师可在新课导入中,设计一个摸球游戏,一个盒子中装有一定数量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教师可设计如下三个教学情境。
①情景一:盒子中全是白球,让学生一次摸一球,并提出如下问题,一定能摸到白球吗?能摸到黑球吗?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会回答一定能摸到白球,一定不能摸到黑球,由此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②情景二:盒子中有8个白球,2个黑球,让学生一次摸一球,并提出如下问题,一定能摸到白球吗?一定能摸到黑球吗?学生会回答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黑球,由此引入可能事件。教师追问,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由此引入可能性的大小比较。
③情境三:盒子中有5个白球5个黑球,让学生一次摸一球,提出如下问题,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通过创设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摸球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集体竞赛游戏,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在复习旧知课堂开始环节,可设计如下集体竞赛小游戏。教师随机的将一模一样的口算小卷分给每排的第一位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计算一题(按题号顺序),然后将小卷传递给其后面的小朋友,同样的后面的小朋友也计算一题,看哪一小组最先完成口算小卷,且准确率高,教师可以给予其一定的奖励。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兼顾了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一举两得。
类似于这种类型的游戏,简单且易于教师掌握课堂进度,同时创设了竞争性的环境,给予学生为顺利完成一定任务的压力。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等,都可以开展该种游戏,在游戏中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结论
总之,“教学”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传统教学不能满足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游戏化教学的引入,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穿插一些游戏或者以游戏作为新课导入,丰富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单一化、固定化的弊端,提高了课堂效果。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小学生自身特点来讲,处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喜欢游戏且乐于互动,所以游戏化教学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游戏中包含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学生会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用游戏作为新课导入,可实现新旧课程之间的自然衔接和过渡。在游戏中有一定的竞争感,可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集中注意力。教师也应当适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自我效能感,帮助其养成一个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促进其个性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青.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15):82.
[2]杨金儿.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情感读本,2019(11):27.
[3]刘丙红.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9(12):59.
[4]蒋雪梅.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2):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