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菊花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梅林镇中心小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小学教育改革,意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应走在改革前沿。然而事与愿违,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方法,没有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致使教育效果不佳。为此,本文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研究,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构建路径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普及,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普及数学知识,还要培养数学素质。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需要创新改革。互联网技术是创新改革的有力工具,教师要准确了解其内涵,并在课堂上正确使用,以此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一、数学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运用恰当教学方法使教学目标高度达成[1]。导致数学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教师主导一切,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机器。这种做法会严重打击学生积极性,进而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其二,教师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根深蒂固,使得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严重不足。数学习题稍微稍微做出一些改变,就会让学生手忙脚乱。其三,教师没有做好引导工作,导致学生不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众所周知,数学源自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在生活中蕴含大量问题有待解决,而解决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灵活使用知识。要想搭建高效课堂,需要将问题一一解决。待课堂搭建完毕后,学生的学习欲望变得强烈。无需教师多言,学生就会主动投身到数学学习大业。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学生不再退缩,而是动用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
二、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突出学生主体
在传统课堂上,教学方式过于老套,即先讲解知识,再组织训练。学生有如提线木偶,任由教师摆布。新时期的小学生,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教师的这种做法会激起学生的抵抗之心,但学生的精力有限,留给学习的力气就会不足。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方能提升教学实效[2]。需注意的是,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倘若教师无法有效引导,他们的学习思路会变得混乱。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引导策略。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吸引学生眼球,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进行《复式统计表》教学时,教师就要将教学目标呈现出现,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目标1:清楚复试统计表的组成要素。目标2:掌握复试统计表的填写方法。目标3:懂得如何开展计算。待学生基本掌握后,教师要先普及相关知识,再利用网络电子白板呈现4幅图,分别展示不同才艺。随即教师让学生将每个兴趣班的情况统计出来,包括人数、男女比例等,并制成图表。接着,教师将划分为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制作复式统计表。在学生相互配合中,复式统计表被制作完成。此时,学生已基本掌握表格的绘制方法。教师可为学生呈现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在学生阅读完题干后完成制表工作。
(二)使知识形象化
相比于其他科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学生无法掌握知识要点,自然就不能准确运用知识点,甚至内心会滋生畏难情绪。倘若教师不及时疏导,很容易让数学变为学生的弱势学科。为降低知识的接受难度,需要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使知识形象化[3]。当然,要想达到这个效果,需要教师广泛搜集教学资源,筛选出符合学生需要的内容,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教学时,教师就可凭借三维立体图强化学生认知。在多媒体设备上,教师将搜集到的教学图片展示出来。图片中有一些常见建筑,如学校、邮局、医院、商店等。以学校为中心点,找出各建筑所在方位,同时设计出行走路径。借助这样的练习,既能强化学生的方向感,又能促进空间思维的发展。
(三)搭建知识结构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并不算难,但其分布较为凌乱,这无疑增加了知识结构的搭建难度。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教师会一边讲解知识,一边黑板上梳理结构。这种方法既会造成浪费不少时间,还会使学生无法聚精会神听课。随着时间推移,学生遗漏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想获得一个好的成绩难比登天。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互联网产物,将其搬进课堂,可显著提升教学质效。为发挥该工具的优势,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例如在进行《角的度量》教学时,就可这样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围绕《角的度量》展开知识结构图,当讲到某一知识点时,只需点击对应标题,其相关知识就会自动弹出。比方说教师询问角的定义,学生的回答东一嘴西一句。待学生将所有点说出后,教师点击屏幕,随即弹出角的定义。带领学生大声朗读,以此加深他们的记忆。当教学铺垫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对《角的度量》进行探讨。教师借助电子白班展示真实量角器,并让学生归纳其特点。有学生说量角器的量程为180度,有学生说一个小刻度为1度,还有学生说如果起始点选在左侧,则要读取外侧数据,如果起始点定在右侧,则要读取内侧数据。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认知,教师邀请学生上台,让其拖动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对角度进行测量。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不会出现问题,这时教师要采取鼓励性语言,给学生加油打气。在台上学生解决问题时,台下学生也会积极思考。
三、总结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各领域向更高层次迈进,其中就包括教育领域。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数学,这时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吸收消化知识。待学生掌握基本要点后,创设生活化情景,带领他们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待问题解决后,学生内心会感到成就感。此时,畏难情绪荡然无存,并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就会养成,从而推动自身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作嵫.“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23):112-113.
[2]郑世法.“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9):228.
[3]卓玛草.“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