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美乐
(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
在小学阶段,数学一直都是主要学科之一,数学学习可以开动学生的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学一直都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中,几何与图形是课本中一项重点教学内容,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几何与图形的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高段数学中几何与图形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高端数学;几何与图形;教学策略;
引文:
在小学高段的教学中,几何与图形是属于基础的知识,学习起来虽然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所涉及的面却是非常广泛的,教学的目的就是需要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的激发,培养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性也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对几何与图形教学策略的完善和创新,让学生形成完备的图像思维和几何思维,以此能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几何与图形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对于教学的目标不够清晰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不但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流程和步骤,还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难度。在目前阶段,很多教师没有深入分析和研究新课标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也没有按照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进行设计教学,所以教学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目前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开展课堂教学,虽然教师的阅历比较丰富,有着较强的教学经验,但是如果自身的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此外,这种情况也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散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师生互动的环节
在目前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开展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此外,师生之间如果架起沟通的桥梁,不但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得到共同的进步,还能够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相关的知识。但是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环节,没有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所以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跟上教师的教学速度,经过长此以往的教学,学生堆积起来的问题就越来越多,面对一些有深度的知识点时,学生更加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提高几何与图形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何与图形教学的内容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教师如果想要在教学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那就需要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对几何与图形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从而能够深入地学习知识并且掌握相关内容。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实体物品,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集中。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之前,给学生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给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引导学生回答一些关于这两个物体的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进入系统性的课程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且教师可以把一些抽象知识变成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可以简单易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教师需要做好课堂前的导入环节
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在课程导入的环节进行深入的设计和研究,需要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或者是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实物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可以把新的知识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的调动,从而能够给学生构建一堂高效的几何与图形教学课。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三角形》这节课程的时候,在这节课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学习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的环节中,可以让学生举例说一下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三角形都有哪些,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回答这个问题。当学生回答完,教师需要再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所提出来的三角形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这时候有的同学会说它们都有三条边,或者是回答他们都是固定东西的等等,这时候学生已经完全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把学生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让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几何与图形教学,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几何与图形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几何与图形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世勇.小学高段数学“几何与图形”有效性教学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2018.
[2]陈声勇.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