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丕军
双柏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全面开始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团队研修培训、乡村教师送教下乡培训项目,提升乡村教师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项目实施按照“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阶段进行,培训遵循送教下乡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原则,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目的。“国培计划”背景下,我们初中语文学科开展了8次送教下乡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设计了课堂教学及评价环节,每一次采用不同的方式,课堂及评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年,我们开展了两次“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共设计了八节公开课,笔者以八节公开课为例,谈谈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问题。
课堂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常规管理,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两次送教下乡活动,设计了《名著阅读复习》、《伟大的悲剧》、《马说》、《太空一日》四个课题的公开课。每个课题的课堂教学后的评价,让我切身感受到不同的效果。
一对一评价。一位听课的教师点评指定的一节课。本次评课是随机点名评课,每一位老师都要认真听讲,专心致志作笔记,认真撰写评课议课稿。评价环节由主持人随机点将评价指定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评价要求观课者要特别的细心、耐心和专心,才能突出重点,集中难点,攻克要点。如公开课《名著阅读复习》,教师A这样评价:
(亮点)教师将部编教材中的12部名著列举出来,同学们自主选择不够熟悉或易混淆的篇目讨论交流,这个教学活动设计能让同学们知道自己所缺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结合近两年的中考题,明确应该如何复习:名著名称、作者、内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在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标志性的词语或句子:“蝉”、“聪”、“长妈妈”、“生命只有一次”,通过这些初步判断名著名称,想到作者等。
(建议)教学过程的前十分钟过慢,后面时间不够,出现赶内容的情况。如果教师在前十分钟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快速看近两年中考题,归纳考点,效果或许会更好;其次,同学们自主学习12部名著,教师可以根据近两年的中考题设计3--5题让学生去完成,这样会更好。
A教师的评价是在随机抽取的状态下进行的,具体实在,对授课教师很有帮助,对听课教师很有启发,评课后教师感受到压力很大,不知道自己抽到评价哪一节课,所以课前都要认真听讲,总结亮点,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准。
一对多评价。一位听课的教师点评多个老师的课堂教学。每一位听课的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每一节课也要认真记录,认真思考,稍不留神可能将好课评差,不起眼的课说得很好,设计这样的环节,对观课的教师来说不是看客,是课堂的主体,是专心致志听课的“学生”。公开课《伟大的悲剧》,教师B的评语:
(优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目标简明扼要,教师在课堂上紧扣目标进行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给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总结概括文章记叙的事件及发生的时间、地点,这是此节课的重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交流,教师的指导很到位。
(建议)教师分析讲解文章语速太快,学生难以赶上,部分思想不够集中的学生就没有什么效果;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学生能够接受,因此,教师上课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接受状况,本节课,教师讲解时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只注重自己的讲解,不注重学生的反映。
与此同时,这位听课的教师还评价了《名著阅读》复习。他这样写到:
(亮点)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扣目标进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容量大,效力高,教师的板书清晰、明了、简洁,教师教态自然、和蔼可亲,善于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教师注重研究考题,归纳考点,注重学生答题方法的引导。
(建议)学生自主学习,收集整理12部文学名著,时间不够,难于完成;学生小组展示内容设计不够具体,讨论不够充分,若教师将12部文学名著的重要内容归类制作成几个学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的效果定会更好。
接着,主持人继续让这位教师点评《太空一日》。
他的点评是这样的:
(优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实际;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视频激趣导入巧妙自然;教师对学生浏览、精读、提取主要信息等环节非常到位,教师设计学生阅读的时间精准、充足,有利于学生养成专心致志阅读的好习惯;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高度概括和流畅的表达能力。
(建议)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改善;师生互动较少,教师在互动环节要多思考。
一对多的评价,既考验教师观课的能力,又考查教师议课的水平,更检验教师专业化水平。对于听课的老师来说,时刻要思考着如何评价这节课,如何评价这几节课,这就要求听课的所有教师事先要有准备,要熟悉教材,熟悉课程标准,要熟悉学情。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虽然参与活动的教师任务重、压力大,但是真正考查语文教师课堂评价的更高水平,这既是学科教师专业性培训,又是学科教师专业技术大比拼,更深层次体现了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
多对一评价。多位观课的教师对一位授课教师的课堂评价。评价者评价的侧重点、角度、思路等都会有不同,观点会有一些分歧,或许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更好的体现学科教研活动的价值所在。《马说》的公开课活动,教师C的评价:
(优点)朗读到位,授课教师对文本中的易错字、多音字等做了提示,“食”、“石”等是好多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老师根据不同的语境准确提示,“其真无马耶”一句的朗读,教师不仅纠正学生的朗读,而且亲自示范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对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有很大的帮助。
(建议)“谥号”一词,教师非常有必要点拨、提示、校正;课堂教学容量过大,节奏过快,学生很难适应,应该留出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
教师D对此节课的评价:
(亮点)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教学案设计科学合理,有层次、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较好,教师的引导到位,时间分配合理,重难点分析到位,目标达成度高。
(建议)教师语言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容量太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少,学生回答问题仓促,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刻。
教师E对此节课的评价:
(优点)教师指导学生文本朗读节奏好、停顿合理、轻重音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引入到文本情感的波涛;教师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很主动很积极,讨论很热烈,教师主动参与其中,融入学生读、背、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展现了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
(建议)文本翻译时间不够,翻译句子之后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掌握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理解文本中第三段的排比句和第二段的反问句,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
多位观课老师中肯的评价,既有理论的概述,也有细节的思考。好多优点是一致的,如朗读教学环节设计得到教师的一致认可,对教师们今后的授课是一种很好的示范;有的观点不一致,字、词、句的翻译,有的教师认为应该逐字逐句翻译,有的教师认为大可不必,通过争论,抛出问题,引发思考。对于谦虚好学的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多对多评价。多位观课教师随意评价多位教师的课堂。这种评价形式可以比较不同教师的授课艺术,同时也考究评价教师的能力。观课教师通过评价多位教师的课堂,总结归纳授课教师的优势,分析研判课堂教学的差异所在,提高授课水平和评课技能。这样的课堂评价综合以上三种方式,所有参加授课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写好教学设计,制作好教学课件,采用好的教学方法上好课;观课的所有教师要全面思考每一节课堂,总结每一位教师的优点、共性,分析各位教师的问题,发现个性化问题。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以及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内在专业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成为成熟专业人员的过程。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深厚与积极,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山区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要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还应有独到的观课议课的技能和水平。“国培计划”项目实施,虽然增加了教师培训的压力,但是给教师专业发展的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课程与课堂教学》,陈玉琨/代蕊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2+2方法与教师专业发展》,李辉/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