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畅
(长沙医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把“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民办本科院校向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转型时期,长沙医学院从2019年开始落实这项政策,即“七青”成长工程项目,希望从培养出应用型医药卫生事业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
一、民办高校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现状
(一)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必要性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国家全面深化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下, 提升教育质量和内涵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已经成为民办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具体探索
学校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将符合要求的第二课堂活动认定为第二课堂学生“七青”成长项目,即青年思想成长、青年实践实习、青年志愿公益、青年创新创业、青年文体活动、青年工作履历、青年技能特长七个部分,学生参加“七青”成长工程达到要求,可获得相应参与记录、成长积分、荣誉称号及奖项等,并计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校团委下设青年服务中心,负责统筹全校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各院系下设第二课堂学生“七青”成长工程工作组负责本院系的第二课堂学生“七青”成长项目的统筹建设,最终形成校-院联动机制。
长沙医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主要按照“七青”模块,对学校开展的工作和活动进行归纳。同时,开放校内各级分团委-以及其他部门开展的特色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经科学论证、征求意见等环节,确定我校可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项目。
1.思想成长。各级党校、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学习培训,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活动,思想成长类主题比赛、团日等,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2.实践实习。暑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寒假社会实践,预就业实习,实践实习类主题比赛。
3.志愿公益。支教助残、社区服务、公益环保、赛会服务、海外服务等各类志愿公益项目及志愿公益类主题讲座、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4.创新创业。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取得专利、开办创新型企业等,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5.文体活动。非专业文艺、体育、人文素养等各级各类校内外文化活动,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6.工作履历。校内外党团学(含学生社团)组织、年级、班级等工作任职,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
7.技能特长。语言、计算机、驾驶、职业技能等资格证书,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等。
(三)操作方法
长沙医学院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生第二课堂成绩不计入学生学业加权成绩,实行分开核算机制;学生第二课堂成绩计入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中的加分项中,未形成单独核计项目(长沙医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分=思想品德素质分+科学文化素质分+身体心理素质分+加减分)。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存在问题及探索
(一)存在问题
宏观层面。民办高校是由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社会资金,开办面向社会招生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学校知名度不高,学校办学历史短,社会大众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低,难以找到合作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企事业单位;二是师资力量弱,办学经验不足,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对学生第二课堂教学的指导水平;三是民办高校受到资金、场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第二课堂的教学难以开展;四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合理,未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培养体系;五是组织机构的不完善,对第二课堂的开展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
微观层面。虽然长沙医学院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设计为七个板块,但是覆盖面较窄,例如工作履历,在庞大的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只是少数;另外,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校内文娱类活动为主,虽然学生社团种类繁多,但是整体水平不高,影响力不强。作为个体的学生,高年级学生忙于兼职、考研、求职,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热情不如大一学生,第二课堂的中坚力量却是大一学生,但他们受到自身的经验不足的限制,学校对大一学生的严格管理,又会影响活动效果。长沙医学院是一所民办医学院校,院系是以医学类院系为主,各种学科竞赛设置丰富,基本上形成“一院一品”格局,即每个院系都有一个特色专业比赛,比如,基础医学院的“人体解剖知识竞赛”、口腔医学院“雕牙大赛”、护理学院的“5.12护士节晚会”、中医学院的“国医节”主题活动、药学院的“药植标本大赛”等等。但是,大一学生的医学专业素养不够没能力参加,而高年级学生又不太愿意参加,学生覆盖率低。
(二)改进措施
1、加强顶层设计,落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以“事业化规划、系统化组织、项目化运作、学分化管理”为思路,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就业创业、创新创造实践、身体心理情感、志愿公益和社会参与等普遍需求,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促进我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2.理念创新,形成课堂衔接新模式
第二课堂成绩单高度重视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秉承“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将“七青”成长项目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人力资本、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强化责任担当,提供更多学生服务平台
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学校治理,依托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图书馆、校友会等成立学生助理团,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志愿服务平台,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
4.完善“双师”指导制度
教师是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重要组织者和引领者,也是第二课堂双创教育新模式的主要参与者。这里的双师指导主要指专业教师与行业教师的双师合作机制,专业教师负责教授学生双创的知识和技能,行业教师负责学生的双创实践, 深植一线开展各种各样的双创活动。只有实现双师的共同指导,双创教育才能越走越远。
5.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目前学校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在办学实践层面如何落实应用型、回归地方性,将是我校前进发展的重中之重。开展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地方医院企业的运营,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和医院真正需要什么要的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
作者简介:丁畅(2000-),男,汉,湖南省长沙市,本科,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