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国家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西气东输分公司)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中流砥柱,肩负着安全保密工作的艰巨使命和现实重任,如果国有企业在保密工作中站位不坚定、管理不科学,不但会危害企业利益更会直接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保密工作形势及国有企业保密工作现状,提出几条有利于新时期国有企业保密工作开展的思路。
关键词:保密形势;管控关键;分类失策;融合作用
一、保密工作形势分析
当前,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安全面临重大风险及严峻的挑战。从国有企业外部环境来看,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生泄密与窃密事件分析,在高科技手段迅速发展下,保密工作的对象和领域、内容和形式、方法和手段发生深刻变化,窃密与反窃密、策反与反策反的斗争激烈、复杂。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情况看,在经济全球化、企业市场化、工作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保密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国有企业国内外市场日益扩大、竞争激烈,企业的生产技术、科研成果等重要信息面临着艰巨的保密难题。
二、国有企业保密工作现状
面对严峻的保密工作形势,当前,有些国有企业还存在着: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重视程度不到位、保密机构不健全、保密队伍不稳定、保密制度贯彻不扎实、保密管理不严谨、员工保密意识淡薄等现象,各种不自觉或无意识的泄露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的情况在一些单位和个人身上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企业的安全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如何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保密工作
新时期,国有企业应当即时适应新变化、应对新挑战,把握好保密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努力为实现国家安全新的战略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一)全面强化保密管理水平、提升管理规范化
1.根据泄密主体特性、分类失策
根据分析近年来发生的“棱镜门”、“邮件门”、“全球热图”、“心脏出血”等系列泄密事件,所有的泄密通常为外部因素泄密或内部因素泄密。其中外部因素为“互联网、策反、参观合作”等;内部因素“载体、宣传”等,综合2个泄密途径内容,分析出泄密事件主体有3类,分别为“人员、网络、载体”, “3类主体”各有特性,其中“人员”是保密工作的基础,其较为特定化,通常为要岗、高层岗位人员。同时,这类主体泄密的原因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载体”是保密工作管理的实物对象,其类型较为多样化,通常有纸质介质载体、电子介质载体、存储介质载体、声像介质载体等;“网络”是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具有攻击手段多样、手法隐蔽、危害力极大的特点,通常有“木马植入”、“病毒入侵”等。企业应先根据这三类泄密主体的特性进行分类研究、找管控策略:
(1)在人员管理方面:“如何界定涉密人员与非涉密人员?”及“如何实现涉密人员全过程动态管理”是保密管理根本性问题。解决保密工作的根本性问题。国有企业内部应进一步完善涉密人员管理制度,加强涉密人员分类教育培训,加强保密承诺、重大事项报告、出国境审批、脱密期管理各环节管控力度,有效实现涉密人员全方位动态式管理。
(2)在载体管理方面:载体是秘密的主要存在形式,管好涉密载体,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必然要求。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国家秘密载体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同时企业应制定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管控要求。
一是收发环节。收发是对知悉范围控制的有效方式。要求专人管理、严格履行清点、编号、登记、签收等手续。二是传递环节。传递是涉密载体流转的重要途径。国家秘密载体的传递要通过机要交通或者指派专人进行,传递绝密级涉密载体必须二人护送。三是复制、摘录、引用、汇编环节。涉密载体的复制、摘录、引用、汇编,要严格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加盖复制戳记并视同原件管理。四是维修环节。国家秘密载体维修应由机关、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实施;确需单位以外人员维修的,应在本机关、单位进行,并现场监督;确需送外维修的,应送交保密技术服务机构或符合保密规定的单位进行。五是携带环节。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的,应符合国家保密管理规定,并采取可靠的保密管理措施;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应当按照国家保密管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六是销毁环节。对需要销毁的涉密载体,应认真履行清点、登记手续,应当分类封装,送交专门的销毁工作机构或者保密管理部门指定的承销单位,由专人现场监销,禁止擅自销毁或送交其他单位销毁。
(3)在网络管理方面:网络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企业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目前,企业部分员工的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常出现涉密网络与非涉密网络交叉使用、违规通过非涉密网络传递涉密信息最终导致泄密。国有企业应当培养专业的网络安全防护力量,利用专业技术人员打造科技防范之盾。分别制定涉密网络与非涉密网络的管理措施、终端审计制度及通俗易懂的网络适用辨识图,同时,对上传至网络的一些列信息要进行排查,对违规外传的敏感信息进行主动拦截及警告,从而强化员工保密意识,提升网络安全系数。
2.根据泄密3类主体的“共性”, 巩固保密工作基础
“三大泄密主体”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一定的共性(泄密客体都是“密”)。“该不该定密?”、“如何准确定密?”是保密管理需要解决的源头问题。
一是定密责任落实到位:明确承办人、复核人、定密责任人各个环节的分工及各自的责任,并严格履行对应的责任,以责任落实到位促进定密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定密依据到位:强化对保密法律法规的学习,完成企业定密管理制度,制定企业定密事项分级目录,增强企业定密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保证定密工作的最小化、精准化原则落到实处。
三是履行程序到位:明确定密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及要求,细化从定密程序启动到最终形成全过程的要求,便于定密承办人操作。
(二)全面健全管理机制体系、提升管理科学化
一是健全完备的工作机制:当前,大多国有企业因“机构编制”限制,无法设置保密工作机构及专职保密工作人员,保密工作人员大多身兼数职,致使保密工作质量及效率不高。同时,兼职保密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无法留住更无法培养优秀的保密工作人员,不利于保密工作的开展。企业应当由上至下真正重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保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保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培养专业的保密工作队伍,保证将每一个管辖范围都配备专业的保密员,并定期在管辖范围内开展保密宣传、教育等活动,以此实现员工思想从“要我保密”向“我要保密”的转变,将粗放型管理逐步提升到精细化管理。
二是健全监督与考核机制:保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不仅需要有专业的保密队伍、高科技的保密设备,更需要有严格的监督与考核手段,企业必须实际出发,持续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加大失泄密案件查处力度,引导全员牢固树立 “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随时开展专项检查、交叉检查,特别是对涉密文件资料、涉密载体、计算机及其网络等重点部位和环节要进行“检查全覆盖”,切实消除各种泄密漏洞。同时,要拓宽保密工作考核范围及细化保密工作考核指标,将保密工作要求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任职前谈话、年度述职中并与全体员工绩效、晋升、评优挂钩,从而确保保密工作考核“人员全覆盖”。
三是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因网络的迅速发展,失泄密风险隐患无处不在,对保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不能一味地强调“无条件地保”,“全面严防死守”既无必要性,也无可能性,保密工作要开阔新思路,保密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地调整,要在安全保密于方便工作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同时,要找到保密工作中的核心,当前,企业保密工作要从“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防控”,将“事前防控”作为核心,始终放在第一位,要实现由传统保密技术向传统保密技术与现代化保密技术结合并重的转变。
(三)全面推进保密与业务“融合”,提升管理战斗力
保密工作涉及国有企业建设、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秘密信息传输介质多样、涉密数量骤增、管理对象多元、涉密范围极大拓展,在当前“小机关、大企业”的体制下,紧靠保密工作业务部门难以实现“保企业、保国家”。有效解决保密工作与业务管理“两张皮”的问题,就必须力避单纯的业务思想,不能单打独斗,要发挥协调作用,与其他部门、各项业务进行融合,对分散的保密资源和力量加以统筹,使全企业参与、群策群防、全面提升保密工作战斗力。
(四)全面创新宣教工作,提升全员保密思想防线
一直以来,宣传教育是保密工作建设的重要阵地,进入新时代,保密宣传教育要继续探索新思路、谋求新作为,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宣教”格局。
一是打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保密文化。企业要以保密文化为引领,牢牢掌握保密意识形态主阵地,通过保密“两识”教育、保密红色教育等,讲好“保密故事”,加强保密形势教育、警示教育的力度,发掘和提炼先进典型,使保密理念付之于行,进而形成员工良好的保密习惯、促成自觉的保密行为。
二是创新保密宣传教育工作方式。要注重理念创新,从保密事业战略高度和全局视角,以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理念,率先把握新时代保密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加强对保密新法规、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的解读,不断提高保密宣传教育的思想性、前瞻性和先导性,要将保密宣传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及纪律教育有机结合。同时,也要注重形式创新,根据宣教对象的特点,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创作保密宣传教育片、微视频、动漫作品等,引入参与式、探讨式、开放式的宣教模式,开展多维度、多层次、全覆盖的保密宣传教育,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员“学保密、知保密、懂保密、善保密”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绘就了新时代的宏伟发展蓝图,实现这一蓝图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保密工作的部署,深刻理解保密工作的新定位、新判断,准确把握保密工作的新目标、新思路,切实以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从而保障国家安全、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