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建坤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拖黑完小655800
摘要:当前教育事业备受国家及社会重视,为更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在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教育事业中。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及教学理念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将小学科学教学资源丰富且课堂更加开放,逐渐实现被动到主动学习、静态到动态教学,这对于学生科学知识兴趣培养及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当在未来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充分将其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当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有效融合
引言
与其他一些学科相比较,科学教学具有着较强的独特性,其中包含着非常多的实验和概念,假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一味地采用一些传统的模式和手段,不仅会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成效。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不断地促使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教学的完美结合,借助这样的方式来深化学生的体验感,突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境和难点,为教学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增强学生感悟
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在科学教学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一些新型的资源也得到了不断渗透。比如多媒体、计算机、教育软件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教学的开展开辟出了新天地。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地进行现代技术和科学教学的融合,就能使教学变得更加与时俱进,并使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助于学生互相的学习和交流,使学生更好地感悟知识,深化学习体验,使学生本身的知识领域得到真正的拓展,使学生能更好地探索科学知识、向往科技知识,使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性的增强。
(二)丰富教学内容
在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科技也在持续进步,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得到了提高和创新。在现阶段,教师也应构建完善的课堂方案,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时代气息更加浓郁、更加丰富多彩,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而通过小学科学教学和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就能达到这一点,使教学课堂更加丰富而完善,拓展教学内容,突破课本的限制,使新课改的要求得到真正落实。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传统教学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当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信息技术工作的操作者,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断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兴趣需求。
结合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深入分析学生的兴趣要求,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科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二)引入多媒体,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一些内容会比较抽象,使小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比较困难,导致课堂教学止步不前,很难得到理想中的教学成效。因此,根据这一点,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就可以将多媒体融入其中,通过多媒体这一技术的运用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在学生本身的能力和思维之间构建起桥梁,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知识,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使课堂内容减少无序性和乏味性,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在讲解“昼夜交替现象”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引入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出昼夜交替这一现象的有关视频。在这样的模式下,可以突破以往教学中“乒乓球”实验和手电筒的局限性,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置在昼夜交替的解释与探究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教师则利用好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判断自己的预设是否正确,使学生最终形成正确的解释,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促使现代技术和科学课堂得到整合。
(三)借助计算机网络,记录探究过程
在科学课程当中,探究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本身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生成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在开展部分探究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地借助现代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可以引入计算机网络,利用存取功能来对学生的实际探究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在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探究数据的获取,来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灵活的运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渐增强。例如,在讲解“种子发芽”的相关内容过程中,由于发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的到,假如借助纸质的方式来对实验的现象和过程进行记录,很难使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保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借助网络微博,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让学生以定期的方式将观察结果发布到微博当中,这样教师只需要打开软件就能观察到学生整个操作步骤、实验过程、现象结果,为教师的分析和解释提供便利。在这样的模式下,可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达到一个一举数得的最佳成效。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创新,采取更有效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既能够有效的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也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很好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闫志宏.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N].吕梁日报,2019-12-30(003).
[2]孟海玲.小学科学课堂引入微课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64.
[3]刘晓明.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教改新视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