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以广西人教版为例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3期   作者:宋春媛
[导读]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渐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实现了新时期教学效率的全面化提升。
        宋春媛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高级中学   广西玉林    5378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生的学习也是逐渐的由单一知识获取向多元能力形成转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好教育的发展方向,坚持贯彻人本教育理念,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纵观新时代教学的实际,合作学习作为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渐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实现了新时期教学效率的全面化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合作教学 策略应用 效果
        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俨然已经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从生物学学科的教学上分析,它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生物教学改革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合作学习就是借助于特定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断的互助参与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技巧,进而实现教学的基本目标。本文笔者将针对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分析
(一)以人为本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分析,“师本论”是教学的核心指导理念,师本论理念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它不仅决定着教学的进程,它还对教学内容形成很强的禁锢性,导致学生陷入一个被动化的学习状态。但是,从素质教育的实质上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就是要遵循人本理论的前提下,发挥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价值,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上,虽然说学生的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教学的核心,但是,更重要的依然是学生思考、探究等多元能力的培养,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验证了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需要对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分析,以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还可以避免学习两极化问题的出现。
(三)开放性和娱乐性
        按照正常的理论分析,学习应该是紧张的,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为学生减压逐渐成为新时代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不仅要以提升学生学习感悟为基本出发点,还需要不断的为学生构建更加趣味化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精神状态,让学生能够随心的参与学习,这样学生在一个相对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兴趣和效率自然也就得到全面提升。
(四)平等性
        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传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偏向性思维,这样不仅打击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所以说,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就是在平等性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以强带弱,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导学习,促进学生的整体的进步与提升。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开展合作性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从生物学学科的特点上分析,生物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如果单纯的进行理论灌输,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大折扣,学生也会逐渐的丧失学习的信心。所以说,在合作学习的开展上,教师可以借助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探究过程,这样无论是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还是对于知识的运用,都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走进细胞》这一部分的学习时,它不仅是整个高中生物学学习的开端,更是引导学生认识高中生物的引导点。所以,在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上,首先,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合理化的分组,平均4-6人每组,这4-6人中必须要有学优生和后进生,这样能够确保小组学习水平的均衡性,实现以强带弱的教学思想;其次,在小组分配完成后,教师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显微镜分别对细胞的形状和结构进行近距离观察,由于每个学生观看的角度存在差异性,这样所观察的细胞形状、状态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观看完毕后对其进行简单的记录;然后,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对自己观察到细胞进行表述,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共享式、交流式的学习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提升。
(二)翻转课堂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传统的合作学习形式上分析,由于应试思维的影响,太过于拘泥于课堂的安排,这就使得学生完全陷入一种被动式的合作参与中,而且,在实际的过程中,学生也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参与,自主性并没有那么的强。但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了彻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作为生物教师需要从目前的教育形势出发,积极打破常规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实现全新课堂模式的构建。从实际的效果上分析,翻转性课堂合作模式不仅可以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表现机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例如: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作为生物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制作相关的微课内容,通过邮箱等方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对相关的讲解内容进行备课,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对于合作学习的体现主要体现在讲课的环节上,即学生自主的进行分组,然后在小组之内每个学生选取一个符合自己的身份,主要包含:主讲、次将和补充三个角色,主讲针对于教学内容的核心重难点进行讲解,即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以及细胞衰老与细胞坏死的区别,次讲针对于知识的基础和拓展进行讲解,如:如何个防止衰老等等,而补充的主要责任就是查漏补缺,弥补主次讲的漏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承担补充责任的学生从头至尾都需要进行听讲,这样才能准确的寻找出遗漏点,提升教学的质量。这样的翻转式教学活动开展,既实现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而且,还可以全面的提升学生思考、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高中阶段的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面对这样的教学背景,高中生物的教学也需要顺势而变,要不断的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上笔者通过对合作学习开展的原则以及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优势,它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体性的发挥乃至学习思维的锻炼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说,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大创新,期望广大的生物教师继续进行探索,为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全面化提升提供更优质的教方案。
参考文献
[1]宋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47):P.1-1.
[2]吴晓明.合作探究,价值引导——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价值探析[J].好家长,2019,(17):193-193.
[3]康建莉.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高考,2018(27).
[4]周晓灵.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价值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69-69.
[5]季艳.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环球慈善,2020,(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