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苏芳
福州华侨中学 350004
摘要:数学作为贯穿学生各个学习阶段的重要科目,有利学生其逻辑思维的培养,而直观想象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伴随我国教育事业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类先进教学设施已经走入课堂中,智慧课堂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的一个高效辅助手段。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智慧课堂带来的便利,结合数学教学知识,对学生数学直观想象能力进行培养,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智慧课堂;数学教学;直观想象能力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化、复杂化特点,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直观想象能力,就有可能陷入认知误区,导致难以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伴随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传统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一定改变,当前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未来发展大趋势。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智慧课堂带来的优势,并将其应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应用智慧课堂开展学生数学直观想象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要求
当前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此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情况,及时更新个人教学思想与个教学手段,积极将实际教学与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直观想象能力作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在当前知识更新迅速的信息化时代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够推动个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未来需要。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注重智慧课堂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培养,以帮助学生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要求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当前教学已经从单纯知识教学向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1]。就数学学习而言,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观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知识理解过程中更好地思考与体验数学概念,并产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与思考能力的提高,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最终将知识化为己用。同时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先进手段与先进观念开展实际教学,因此教师更有必要学会利用智慧课堂,并发挥其积极优势。
(三)持续发展要求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并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研究综合能力培养策略,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平台[2]。就当前学生实际发展需求来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停滞不前、方向模糊。不仅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同时也会导致自身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因此教师有必要利用当前先进的教学设施,实现教学水平提升。客观来看,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更加生动具体的教学工具,有利于教学进步发展,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直观想象能力培养,以推动学生在未来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学习。
二、基于智慧课堂进行数学直观想象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图文并重,培育空间想象能力
直观想象能力,实际上就是在文字的基础上,能够在脑海中进行图画构建,或将图画转化为自身能够理解信息的能力[1]。在学生实际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数与形作为数学知识的主要构成因素,学生需要具备将两者灵活转换的能力,而这就要求初学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并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图表与学生共同思考,使其具备建构空间意识,从而实现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智慧的课堂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黑板+粉笔”教学方式的禁锢,能够将知识更加生动的呈现出来。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智慧课堂来实现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育。
例如,就是在进行图形结合等相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该部分内容往往涉及到多种数学图形,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就会导致自身无法真正了解几何知识的内涵。比如学生在学习立方体相关知识时,如果仅依靠课本中的文字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够针对该物体进行空间想象,自然就不能真正理解物体结构,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利用智慧课堂,从互联网上寻找远立体几何相关的视频或知识,将立体图案以及图形组成动画展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立体几何物体的内在构成关系,使其了解几何物体的空间关系。
(二)观察生活,培育拓展想象能力
人类大脑思维产生通常都依靠旧事物的积累,通过量变来引起质变[4]。而在进行学生数学直观想象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从学生思维开发出发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积累物品表象,实现对其想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将教材内部知识与知识生活内容相结合,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感性深刻的认识,并在认识过程中实现自身想象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生进行几何对称等相关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轴对称作为学生认识几何图形本质特征的基础,具有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从概念上引导学生了解出对称图形的特,征之后再利用智慧课堂展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备轴对称特征的事物,比如建筑、艺术作品、图标等,引导学生将自身生活经验与课堂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在事物观察过程中积累相应表象。之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考:“除黑板展示的图形之外,你还能想象到什么轴对称图形?你能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中的积累进行数学概念思考与应用,实现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实践,培育感官发展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单纯凭靠学生的推理与计算,就会导致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下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动手操作,以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内涵,促进其直观想象能力的提升[3]。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开展数学实验的流程较为复杂,由于班级中本身学生较多,因此不可能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过程中,而智慧课堂的应用则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数学实验方法。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视图部分内容教学时,即使引导学生进行物体观察,也往往只能观察较为简单的图形,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画法和三视图的读图方法。而在利用智慧课堂过程中,通过在课程上进行简单的知识讲解,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中的软件随意组合出简单的几何体,之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角度进行物品观察,绘制出相应的三视图,而为验证学生画出的三视图是否准确,教师则可以利用智慧课堂进行物品查看角度调节,以发现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发挥学生感官作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主观想象能力。
结束语:
直观想象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利用智慧课堂推动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智慧课堂进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共同开展课堂实践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直观想象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内在逻辑,学好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梁海刚.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研究[J].学周刊,2020:133-133.
[2]陈英.浅谈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教师),2020:0086-0086.
[3]高菊芬.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45-46.
[4]张玉婷.对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46-47.
[5]陶樱.基于发展学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数学:高中版,2020:76-77.
作者简介:唐苏芳,1969年1月出生,性别:女,籍贯:福州闽侯,现在是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教初中数学,是福州华侨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