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涛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一中学 256800
摘 要:本文首先整体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创建模式,并且进一步解析了高中物理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的举措,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高品质开展带来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究思考
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诸如探究式教学也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学革新所涉及的重要问题,也是新课改对现阶段高中物理任课教师所提出的全新的教学任务。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探究教学模式展开深入的探究。
1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创建
1.1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高中物理教师应当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等来创建特定的学习情境。比如实验、案例解析等,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在此基础上正式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教师借助引导、探究,有效地为学生展现出需要探究的核心学习内容,并且给予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以及相关的实验工具。
1.2合理猜想,实践验证
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对需要探究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大胆的猜想,并根据相应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探究方案。并开展学习探究,搜集支持猜想的证据,从而有效得出最终的实践结论。
1.3解析探究,得出结论
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寻找其中的规律,得出结论,并对所得出的结论给予合理的解析。在解析探究的过程之中,也需要合理运用网络的辅助来开展线上的学习与互动,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与现代技术,对提出的猜想与实验方案进行实时修正,从而使自身的思维过程更具合理性,少走弯路,从而更容易得出结论。
1.4课题小结,测试回馈
学生需要对自身探究过程开展有效的归纳与总结,解析其自身所得出的实验结论,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探究开展过程以及最终所取得的结果进行评定与自我反思;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进一步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任课教师应当对课堂上学生的小结给予合理的补充与评定;在课堂教学完成后,也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借助网络题库,有效地完成自我测试,测试结果需要借助信息平台实时传输给学生,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 开展探究式教学的举措
2.1 教学活动氛围的有效开放
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解析,人类的活动都是通过相关的动机所引发的。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科学探究也同样如此。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倘若可以深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提出某些使学生产生兴趣并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并同时将问题与生活实际进行相对紧密的结合,并能运用极具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来更好地创建具有开放性特征的课堂教学情境,有效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生活实际问题的探索氛围之中,如此便会更好地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进一步调动学生进行问题探索的主观能动性。
2.2 加强有效的合作学习
不同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其对问题的解析时常也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而值得注意的是,此种差异恰恰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教学资源。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属于一种相对高效的学习举措,这也是现阶段新课改较为推崇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学习,借助互相探讨的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开展的实际任务与目标,挑选具有探究价值且容易产生争论的话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有效合作。这一活动过程将会有效促进学生在整体学习中都处于更为主动的思考状态,借助积极的发言以及深入的小组讨论来有效完成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与思考。高效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倘若可以合理安排小组学习活动,并且任课教师能够适时地对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合理的引导,就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
2.3 任课教师的科学指导
探究式教学方式往往不是一种相对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学习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解答相关问题的方法。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探究式学习的机会。但是,高中学生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对探究式学习还不能灵活掌控。因此很多时候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探究方案、处理实验数据等环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交流互动,从而更好地完成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数据处理等探究过程,提高探究的效率。
2.4 深入关注探究式教学的深度
在目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之下,探究式教育也就此应运而生。针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开展而言,其有着重要的学科目标达成的推动作用。不过,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是独立的革新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深入关注探究式教学的深度,依据物理知识教学的核心挑选适宜的教学方式,才可以全面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保障物理教学的质量。也就是说,教师应当明确哪些课题适合探究式教学,哪些课题不适合探究式教学,切不可生搬硬套、盲目探究。另外,在实际的教学开展阶段,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究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增进学生自行思考能力,在开展设置多样化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形态。借助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等,探究式教学可以全面地增进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并且在不断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时的评价与总结,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达到探究式教学的真正目的。
2.5 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开展更具高效性的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借助教学目标设置各种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方面任课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明晰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目标之后,任课教师还需依据物理教学的特征、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因素,撰写合适的教案,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提出预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物理实验与探究,同时应借助运用相关知识逻辑推理应得到的结果,从而探究的目的性,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增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此阶段中,任课教师需要深入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联,以有效培养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发挥探究式教学真正作用。
比如,在开展电磁感应规律的教学时,对其中的动生电动势规律学习时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任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电动势产生的过程,对动生电动势规律形成的核心影响因素开展整体解析,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探究与持续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将动生电动势规律与生活运用场景有效联系,以对非静电力的产生、金属杆的运动状况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从而形成学习物理知识的清晰思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作为当今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所普遍运用的教学模式,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值得深入的探索。这也就需要相关的任课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准,明晰探究式教学运作的核心教学目标,把控探究活动的合理性。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经验的角度出发,深入规划课堂教学,科学设置问题,从而创造一个有助于探究的教学环境;在科学探究的阶段,需要明晰自身所处的位置。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之中有效找寻到适合自身的兴趣点,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海玲.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90.
[2]赵建君.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7):371-372.
[3]侯昌会.高中物理“探究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0):81.
[4]邵震山.优化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55.
[5]黄俊喜.高中物理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对策浅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