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提升高中体育田径运动教学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期   作者:刘欢
[导读]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田径项目受到瞩目。
        刘欢
        金华市江南中学
        【摘要】近几年,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田径项目受到瞩目。同时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探索、改进、创新,体育教学是能够满足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强身健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核心环节,它是高中体育的基础,是众多体育项目运动的支撑。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运动;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体育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中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运动技能与社会适应力,努力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虽然他们的营养状况日益上升,但体能下降明显,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这种现状下,学生的体育畏难情绪愈加剧烈,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受到体型局限,不愿意参加体育训练。田径运动有益于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具备优秀的田径运动能力可以为参加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奠定体能基础,可见田径教学切实在整个高中体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高中田径教学现状
        (一)教学结构单一
        体育也在课程发展的框架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高中的田径教学受到严重限制,主要是由于许多田径教师采用传统的模型框架,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进行锻炼,并在课结束前大约10分钟进行简单和自由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此外,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重复跳远、跑步等运动,学生们都有对此产生厌倦,参加体育活动也随之减少,大量的体育运动,也会使她们在课堂上感到身心不适,这使她们难以参加体育活动。
        (二)学生认识不到位
        在中学,很多学生不懂田径,大多数中学生认为田径是一种简单的运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向学生详细解释如何更好地理解田径,导致学生对田径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对高中学生来说,高考的压力要求他们更多地关注文化课,对体育课的态度本身并不积极。由于田径只是一项跑步运动,学生不那么积极,所以教师首先要适应学生的态度,使他们充分了解田径运动的全部内容,对运动感兴趣,并以主观和积极的方式融入田径运动课堂。
        (三)学生抗拒教师进行统一训练
        学生抗拒教师进行统一训练,那么就有一定的原因,我们必须找到原因所在才可以找出有效地应对策略。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更上心,正如没有谁是天生就讨厌哪一门学科的,这就说明教师占据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如果课堂准备的有趣,是可以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的,那么课堂的氛围也就被带起来了。因此教师一定要紧抓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严谨的按照新课改后的要求进行落实。
        二、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策略分析
        (一)坚持以生为本原则,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高中体育教师进行田径教学实践时,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时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意识。田径运动属于多元化、复杂化的体育项目,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练习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教学质量将有更大程度的提高,对于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大有助益。

比如,体育教师全面了解高中生的运动能力发展情况后,优化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安排小组练习。通过布置障碍跑、往返跑等合作任务,有效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应该关注不同学生在小组练习中的真实表现,总结评价环节指出他们的优缺点,让部分学生及时改进不足之处,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深入挖掘部分学生的运动潜能,使其看到自身长处,更加坚定未来发展的决心。
        (二)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
        大多数高中学校的学生认为田径运动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体育运动,主要是因为高中生对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理解较为浅薄,不明白田径运动的真正意义,因此对田径运动产生厌烦心理,对田径运动的学习缺乏兴趣,不重视田径运动的学习。因此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以上情况,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制定一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田径教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开展田径教学活动之前,要提前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使田径教学课程变得活泼有.趣,教师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从目前的一些科学研究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国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学生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丰富了,但他们的锻炼意识却没有增强,这使得一些学生的体能有所下降。所以,在体育课程中,首先要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田径运动主要包括走、跑、跳、投等一些基本运动形式,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又简单容易操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够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比如:短跑,能够使学生身体的灵敏度以及速度有所提升;长跑,可以使学生的耐力增强;跨栏,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协调性控制能力;跳跃,则能够提升学生的爆发力。每个田径运动项目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田径运动项目是体育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成绩占体育项目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甚至更多。所以,通过在体育教学中重点开展田径运动,更能够使学生和学校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加大投人比例,更加重视体育田径教学
        高中教学工作者要认识到身体素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只有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因此,高中学校应该重视体育田径教学。首先,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条件,使学校内的体育器材和设施配备齐全,加大对体育田径项目的教学工作,修建和完善学校内的田径场地,使学生们能够轻易地在学校中进行体育田径锻炼,不会出现没有锻炼条件的情况。同时,学校体育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开展体育锻炼的能力,比如用自制的沙袋绑在腿上,用来锻炼腿部肌肉;自己制作小型篮球架,用于小地方的投篮训练。通过这种自制器材的方式,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为学校的体育田径教学节省成本。
        总之,高中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田径运动可以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美好明天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佳伟.浅谈提升高中体育田径运动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7(6Z):286-286.
        [2]朱志永.有效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田径,2019(2):50-51.
        [3]沙伟.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对策[J].新校园(中旬),2016(3):121-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