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期   作者:黄晏
[导读]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过程中,德育教育与职业精神相互融合共同作为,德育教育对职业精神培养起着支撑作用
        黄晏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重庆 401331
        摘要: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过程中,德育教育与职业精神相互融合共同作为,德育教育对职业精神培养起着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培养职业精神的重要环节,德育教育成效直接影响着职业精神的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需要全员参与,多渠道推进,完善课程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创设德育环境,加强制度保障,强化社会实践,调整师资结构能够确保有效落实德育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主要路径。而“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则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精神培养的重点环节和最佳切入点。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价值
1德育教育在高职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职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但是在高职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需要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使学生具备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爱国主义等多方面的思想意识,增强高职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使高职校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因此在现阶段高职校必须对德育教学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不断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2高职德育对职业精神培养的意义
        2.1高职德育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基础保障
        在我国现阶段开展高等教育时,重智育,轻德育是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教育人员普遍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对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缺乏必要的重视,导致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和现代社会的最新要求。在我国现阶段,大多数院校并没有进行德育校本课程的独立设置,导致学生对其缺乏重视。与此同时,在进行排课时,专业课和德育课截然不同,专业课一般排在上午黄金时段,而德育课大多排在下午或晚上。高职院校内,专业课一般实施小班会教学,而德育课大多合班授课,有时数百人济济一堂,德育课程教学效果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高职学生自己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专业课上学生比较认真,全神贯注、认真听讲、认真笔记,思政德育类课程则大多心不在焉,有的看专业课书籍,有的玩手机。学生认为未来就业靠专业竞争,德育、道德、职业精神是虚无缥缈的无法给予界定评价,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
        2.2高职德育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具体开展德育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教育中,首先是理论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必要的课堂理论教学,然后逐步过渡到实践教学和养成教育,在此过程中,不同阶段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侧重点之间也存在很大程度不同。在具体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时,公共课、职业道德相关理论是其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还需要基于学生具体专业对其职业道德进行启蒙教育。其次为养成教育,在开展该部分教学工作时,教育人员需要基于行业职业道德引导学生进行个案探究,通过大量数据事例引导培养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同度,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精神培养意识。其三为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具体是实习实训和企业亲身实践,主要对学生进行“行”的培养,能够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激励时期,对职业精神具有更高的追求。通过该种方式能够有效衔接职业道德品质,进一步满足职业精神培养目标,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有效的德育教育的为培养职业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打下良好的基础。


3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策略
        3.1完善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需要对其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科学构建教学体系,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特色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学考核动态画。通常情况下,职业活动是形成职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基于此,职业精神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业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可以基于学生专业进行合理分类。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和优秀技术员开展针对性教学。同时还需要确保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社会实践,在学生学校生活中合理融入职业精神,科学构建实训基地,确保其职业教学特色。同时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的科学构建,合理营造真实的职业文化氛围和职业管理环境,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能够进一步明确职业特色,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使其对职业具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进而实现职业责任意识的有效提升,对其良好职业行为和职业情感进行科学培养。在对学生职业精神进行考核过程中,需要科学引进动态考核系统。教育人员通过动态记录的方式,明确学生整体学习过程,对其职业精神素养进行更为可观的反应。与此同时,考评系统是监测教育质量的重要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内督促学校全面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在进行具体工作时需要实时记录学生企业实习和日常实训的具体表现和成绩,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对学生职业精神水平进行更为真实的考核。
        3.2融入校园文化
        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合理融入职业精神工作,实现良好文化氛围的合理营造,高职院校需要定期组织进行校园文化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基础,合理丰富活动形式,对学生职业精神进行更为有效的培养。其次,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在一定程度内突出职业特色,以学生事业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为基础进行职业品质的科学培养,确保学生在工作学习中诚信负责,进而保障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定期举办校园活动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进行科学培养,例如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有效开展强化学生职业精神。需要有效联系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在具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科学引进企业文化,学习先进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是职业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职业精神过程中的重要题材,相关院校需要不断强化校企合作,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大的机会。
        3.3创设德育环境
        首先,需要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及时更新宣传板报,进行道德情操的有效宣传,宣传班级内的好人好事,同时还需要披露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引导培养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其次,还需要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比赛等课外活动,对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综合组织能力进行科学培养,合理优化班级氛围,确保同学班级内的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最后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辩论赛,教育人员需要搜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比对身边的真与假和美与丑,实现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有效提升,对学生言行进行合理规范。在具体讨论过程中,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创设德育氛围,能够实现学生组织协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对其道德情操进行有效渲染。
结束语
        职业精神是新时代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职业精神一般涵盖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信誉等方面。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需要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进行,而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能够在很大程度内对提升职业精神培养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汤迪娟.高职学生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培养现状的理性思考[J].智库时代,2019(48):88-89.
[2]魏芳.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德育模式构建[J].中外企业家,2019(33):144.
[3]刘怀瑞.高职学生管理中如何有效突出德育地位[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0):74-75.
[4]李淑芳.高职教育管理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5):120-12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黄晏(1987.12)女,汉族,重庆璧山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本科,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