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
西安高新国际学校
摘要:作图法应用于部分知识内容学习中,能够达到简化知识复杂程度、直观表达问题内容、促进学生思路清晰等效果。所以现阶段教师需要明确作图法的应用有效性,分析班级学生现存的学习问题,综合考虑,贴合学生的需求制定对策,将作图法高效运用于知识学习中。本文就小学数学与作图法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作图法;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学生在数学知识点学习后,需要将知识点运用到相应的应用题解决中。但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其对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知能力还未达到较高的水平,仅依靠阅读难以找出相应的逻辑关系,清晰梳理各个条件。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采取作图法,帮助学生简化题目内容,将问题以线段、图形等方式进行表示,以更快地理解题目,顺利解答。所以教师需加强分析作图法,贴合学生情况制定该方法的运用方案。
一、小学数学中应用作图法的教学优势分析
应用作图法,可将数学问题的文字和数字转化为相应的线段、图形等,还可以加上符号、色彩等辅助工具。这种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数学问题上[1]。另外,部分题目内容较长,所包含的数量关系相对较多,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加大难度,知识混淆,降低学生解答信心。而作图法可将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对应的图形线段,同时较为直观形象地展示出题目内容,帮助学生读懂题目,找对关系和解答条件,以达到降低难度、提高知识学习效率的效果。
二、作图法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运用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作图法、学会作图和运用作图法解决知识及问题,还需要教师制定完善的运用策略。以下主要以《里程表》知识内容为例,作出教学分析。
(一)了解学生需求,优化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需要根据以往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学习兴趣等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各项需求,以及存在的共性和不同之处。其次教师需要对作图法的特点及要点进行了解,结合学生的情况,对作图法的具体讲解应用进行设计,确保在讲解过程中符合学生的认知,避免讲解过简或作图难度过高,让学生感到吃力,反而降低作图法的应用效果。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作出相应调整。
(二)基础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作图法
在《里程表》知识内容具体教学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铁路里程表,主要为以北京为站点,到达各省会站点的里程。学生再观看后,教师再出示一张自己所制作的里程图,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大多数学生都被图所吸引,此时教师可引出作图法,为学生先进行介绍,促进学生了解作图法的基本要素,掌握作图法的基本绘制方法。在了解后,给出三个地点以及相应的里程数,带领学生共同作图。此阶段主要帮助学生对作图法有初步认知,意识到作图法能够对自身学习里程表知识内容有积极帮助。
(三)由简入繁,促进学生掌握作图方法
教师借助PPT课件对里程表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点讲解后,为了促进学生能够感知数量关系,正确进行数量的加与减,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复杂程度的问题,由简入繁,锻炼学生的作图能力。在此阶段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首先教师先提出简单问题“合肥到蚌埠的里程、蚌埠到淮南的里程如多媒体图片所示,你能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得出合肥到淮南的里程是多少千米吗?”该问题条件较少,在作图时只有合肥、蚌埠及淮南三个站点,整体作图难度较低,小组拿到题目进行讨论分析可在较短时间内通过作图解答问题。这时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会得到提升,而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加大难度,提出第二个问题“在多媒体图片(见图1)中显示了北京至西安沿线各个大站的火车里程,你能得出保定站到郑州站的里程是多少千米吗?”拿到题目后能够明显数量关系变多,而借助作图(见图2)能够将各个数量关系清晰体现在图上,以准确找出题目解答所需的条件,得出正确答案。这种方式配合小组合作既可促进学生间交流,又能在互助情况下提高对作图法的运用能力,以及强化对里程表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提供自主学习机会,提高学生作图水平
在课堂里程表知识讲解完毕以及作图练习后,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2]。比如布置课后作业,以组为单位,选取城市几个经常去的地点,如商场、公园、广场等,并使用地图得出每个地点之间的里程数。结合所学的里程表知识内容,利用作图法绘制一幅线路图,设计几个问题,在下次课前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换答题。这样既让知识与学生生活连接,又能锻炼学生的作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作图法的应用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让学生能够更为便捷高效地开展知识学习和问题解答。所以具体运用时,还需要教师合理设计方案,遵从循序渐进方式,让学生逐步学会作图、运用作图解决问题,达到具备作图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伟梅1.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 (026):P.93-94.
[2]刘永丽.小学数学教学中作图能力培养的方略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9,(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