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娟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四中学(州四中) 831100
摘要: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初中物理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教会学生探索与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遵循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案,以巩固学生物理知识为基础,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探究精神,为增强学生物理综合素养夯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培养策略;研究分析
科学探究精神,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启发下,自主思考、探索物理知识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过程。同时,学生会在反复尝试与锻炼中,形成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这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帮助。此外,学生若具备科学探究精神,可以将学生学习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显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进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必要性
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现象,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不应仅限制于课堂。物理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主观察生活,在自然界中探寻物理知识,并提出对物理现象的质疑。同时,科学探究精神是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重要条件,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与论证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猜想、操作,最终得出物理结果。由此得知,科学探究精神有助于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与自主思考能力,是多方面提升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必要因素。
2.1引导学生提出物理问题
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点后,就开始带领学生大量练习物理习题,严重忽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而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提出质疑,是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的第一步,如果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忽略学生质疑与提问,长期发展会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自身难以针对问题产生疑问,进而限制学生思维发展。对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质疑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有研究表明,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的,并由此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自主完成对物理知识的探索与构建。
如讲解“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时,教师可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并创设如下情境:小明与小张一同观看体操竞赛,发现运动员在比赛前会在手中涂抹一种粉末,二人由此产生疑惑,运动员所涂粉末为何物?具有什么作用?小明认为,运动员涂粉末是为了减少摩擦力,确保运动员顺利完成回环动作;小张则认为涂粉末是为了增加摩擦力,避免运动员由于手滑造成动作失误。此时教师提问:“二人所持观点不同,结合科学角度,当物理观点存在差异时,我们应如何验证予以解决呢?”在此种问题情境下,可以顺利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学生们纷纷开展自主思考,并对教师提出相关问题,从而逐渐使学生养成质疑习惯,在提问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为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打下良好基础[1]。
2.2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新课标中反复提到探究性实验,引起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在物理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但结合实际教学而言,多数物理教师依旧占据活动主导地位,并未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实验设计与操作,进而限制了学生实验能力与思维发展。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时,实验操作能力极为重要,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探索、思考学习内容。对此,物理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实验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带领学生应用已学知识开展实验。例如,在讲解“密度”时,教师可提问学生:“在测量鹅卵石密度时,怎样运用天平与量筒进行测量?”在提问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合作中开展探究实验。通过讨论,学生运用密度计算公式制定出实验方案:先通过天平测量鹅卵石质量M,随后将水倒入量筒中,得出体积v1;再将鹅卵石放置在量筒中,得出体积v2,最后应用密度计算公式,通过现有数据解出鹅卵石的具体密度。通过此种实验方式,显著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2]。在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再次提问学生:“这里有一块形状不均匀的黄色冰糖,怎样计算出此块冰糖的密度?”但实际上,冰糖若放置在水中会发生溶解,因此刚刚的实验操作无法完成测量,这就需要学生进一步思考,发散思维探究其他实验方案,为形成科学探究精神夯实基础。
结束语:
总之,培养初中生科学探究精神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渗透,在多样化的物理教学方法中,着重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自主探索物理知识,长期发展形成科学探究精神。此外,初中物理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学方式,还需设计有效教案,不断夯实学生物理基础知识,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鲁后君.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00(010):116-116.
[2]李国群.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000(008):P.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