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俊浩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端本中学 514423
摘要:我国坚持走素质教育道路,目前已经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阶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知识过硬且学科素养较高的优秀人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教育目标。相较传统教学观念,科学精神作为初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教育界的更多关注,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例积极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科学精神;培养措施
科学精神是初中物理学科所倡导核心素养之一,同样也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狭义的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及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主要包含由自然科学发展而来的认知方式、行为习惯及价值取向,并始终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对不同意见都秉持着宽容、怀疑、批判及不迷信的态度。
一、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新一轮课程改革重点强调了课程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式及培养目标的创新改革,而初中物理教材对当前阶段学生应当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且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的今天,初中物理教师也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等学科素养作为首要教学目的,为此教师应当在透彻分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紧密围绕理论课程展开具体的教学工作,适当引入一些物理学发展史内容,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并感悟其优秀科学品质,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无形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1]。
以《牛顿第一定律》一课为例,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及牛顿第一定律基本内容,并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思维方法为能力目标,在完成基础课程理论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情感教育,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科学史及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继牛顿的生平来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引导学生将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并培养其学科素养,从而切实感受到学习物理的趣味性及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实现其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以实际操作为核心合理设计物理实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尤其是像初中物理这样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相对更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以科学精神为代表的综合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
受传统教学观念及方法的影响,物理实验课的占比相对较小,且即使安排相关实验也大多以教师演示或实证性试验为主,很少为学生提供探究性实验的机会,更有甚者不惜压缩学生的实验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为此新时达初中物理教师应当重新安排物理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
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课为例,教师应当学生安排一节专门的物理实验课,事先为学生做好实验室及器材准,从而使学生能够按照标准流程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首先带领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并作实验演示,其次引导学生分别利用电流表及电压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最后引导学生接入滑动变阻器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熟练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及伏安法使用方法,真正实现以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根本目的。
三、以小组合作为手段推进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及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以科学精神为代表的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在积极创建有效教学情境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主动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质疑。以小组合作研究为重要培养策略,学生在自由讨论中既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科学观点,同时也可在借鉴他人不同观点的过程中开阔自己的科学视野,教师在学生进行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只需要对其研究方向加以引导,如果是实验课的话一定要保障学生的操作安全性[3]。
以《测量平均速度》这一实验为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事先为学生准备好斜面、小车、停表以及刻度尺等相关实验器材,引导学生一起复习实验原理,强调斜面放置时应当保持很小的坡度,将小车放置顶端后将金属片置于坡面低段,教师对于其他研究过程并不做过多干预,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学生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表达与思维拓展,对促进其学科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初中物理学科应当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任务,重点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理性思维及勇于探究与创新的意识,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为首要教学任务,为此积极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措施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福安.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9):44.
[2]张考. 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1):317-317.
[3]孟帅, 田宝成. 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No.674(02):25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