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新疆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 834000
摘要:小学时期一直都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极其重要。而在此阶段,若要使学生很好地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便要求老师要从学习语言的整体性出发,再结合自己独特的教学系统,将教学主题内容聚焦,以一个单元为单位,以学科育人的思想整体规划和设计单元教学内容为进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意识,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整体教学;具体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应试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因而教育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在教育部于2014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便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即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到知识,还应该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这一概念,学术界教育界积极讨论和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一.小学英语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在不同时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风格都有所不同。而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日常基本交流对话。就拿人教版的英语教科书为例,小学英语人教版每个单元知识联系紧密,单元之间也有着内容知识上的联系,因此学生学习就不能学后忘前,无论是单元内部还是整体单元之间,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掌握。教师在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时,就要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部分学校老师仍存在着传统思维,只是一味的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忽略了有内容所带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对老师也是一味的言听计从,老师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味的在书本中勾画重点背诵,讲语法只为做题,一味的死记硬背单词和句子。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学习越发枯燥无味,也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离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方向只会越来越远。
那么学科素养在小学英语学科中又有哪些体现呢?主要有四个[1]方面: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而学生所需要培养的,便是一种以核心素养为个人发展目标的学习,是一种可沉淀,可转移,整合的综合素养。核心素养不仅是课程内容的需要,也是教学的主线环节。对学生来说,这既是学习活动的方向,也是自身学业质量监测的重要标尺。小学英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生全跟老师走、死记硬背得高分的情况了。小学生作为个人学习生涯的塑造阶段,应该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把努力培育和提高自身核心素养作为发展目标,老师也应把此作为个人的教学追求。因此,各学校一贯落实培育发展核心素养,在当今社会教育界何在必行。
二.核心素养与全语言教学
核心素养教育,我们已提到它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而在具体运用这一理论时,20世纪80年代美国便在课堂中积极运用“全语言”教学方法。此教学十分注重语言的质量,传授给学生的语言必须是有意义的常用的基础用语,并且要全面的,完整的传达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习到的不仅是单纯由单词堆砌的语言结构;而是一种完整的,有着内在联系的表达工具。语言各部分之间彼此依存,相辅相成。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上课期间要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觉得英语更有意义,并通过一些特定的主题学习,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环境,体验在英语中学习的乐趣等等。这样,才会更好的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不仅学好了英语,并通过语言学习促进自身全面发展。[2]
三.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纵观人教版小学英语的每册书,从大体来说一册书就是一个大主题,而在这些大主题引领之下,各个小主题之间也是关系密切。
所以小学英语老师在备课时,也要有意识地把英语放到一个有意思的单元主题中去教学,由此是整个教材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发挥最大作用。单元便是语言单位,单元也是一个整体。所以老师更要以单元主题为线索,更好地开发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充分吸收,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师在集体备课时,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单元教学。这便要求老师要把教材实现高效整合,不能只局限于正在教的教材内容,还应该把整套教材都熟悉通读,对相关话题之间的内容了如指掌;同时老师也要在脑子里有一个清晰的框架结构,熟悉每一套教材后灵活取舍其中内容,对教材不仅是简单教好它,更要努力用好它,注重整个大过程。只有这样的单元目标教学,才会更好地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围绕整个语境整体设计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目标都要为单元整体这个大目标服务,再结合实际有所侧重。总之,单元整体教学和学习对有效建构相关话题的语言结构体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四.具体要求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授课前的一项必修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照课程标准,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兴趣,注重持续发展为教学目标;因此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有趣的英语活动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参加,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更好。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伴着兴趣成长,鼓励他们敢于大声交流,表达个人情感;同时语言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学习语言,还需要融合其背后的文化习俗教授给学生,是他们形成跨文化意识。通过听说读写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会大大提高。[3]
(二)及时把握学生情况
小学阶段的老师,不仅需要做好自身教学工作,熟悉教材,提高自身学术修养;还要实时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处于学习的一个初步形成发展阶段,各个学生学习效率参差不齐。这也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具体分析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外,还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利用好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讲活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师自我提升
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老师的不懈追求与目标。无论是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还是对教材的分析研究,以及多学生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都需要老师运用自己的智慧。但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是老师自身知识水平所决定的。这也需要老师对教学理论的了解要不断加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活到老学到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祖宗留下来的道理放到今天也是适用的,教室作为智力与能力的开拓者,教育事业的筑路人,只有及时更新了解专业知识,与时俱进,才能为以后培养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而作为英语教师,还需要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意识。语言的教学者也是传播者,及时更新自身词库,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方法,有着自身的教学风格,才能够能好地教授语言,传播文化。
五.总结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单纯抓语法和词汇的低效教学中解放出来,把课程的核心任务聚焦在指导学生怎样会用英语,怎样用好英语。全语言教学的语言环境促学习,大单元整体教育下的从学生出发,关注整体发展的教学理念,都是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的有效措施。教育工作者也要实事求是,敢于创新,找到符合自身教学的有效方法途径,更好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则航,王蔷,钱小芳.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 及其发展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 (01 ): 91-98.
[2]朱浦,祁承辉.小学英语:落实教学基本要求一优化单元 整体设计,关注单课有效实施[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 ( 06 ):68-70.
[3]杨春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素养教学研 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No. 186 ( 05): 358-359.
作者简介 姓名:杨静,出生年份:1980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
职务职称[如作者无职务或职称,可不写]:小教一级,学历:本科,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