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静岩,石晶,孙革新,张天琪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由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具有“重验证、轻创造”的典型特征,导致学生的自主和创新实验能力不足,提倡应用自主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为例,分析自主创新实验的应用路径,以期研究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创新实验;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
引 言: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作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其集实践性与技术性特点于一身,是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理论与微生物学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在临床工作中,微生物学检验以医学免疫学、临床医学、临床抗生素学、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理论和交叉技术作为基础,为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提供参考。强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自主创新特性,旨在摆脱影视化、程序化的实验课程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应用学科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修订实验教学大纲
首先,面向专业教学改革需求修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大纲,对实验教学目标、实验类型与实验项目、实施方法等进一步修正和明确。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业环境、职业素养要求,重视专科基础知识夯实、专业技术掌握以及创新意识培养,注重技能、注重实践、注重创新。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第一,通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技能,掌握病原微生物检验鉴定程序;第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团队协作的态度。
此外,专业教学大纲需要明确开设的实验课程内容,以原有的验证实验作为基础,加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依据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需求,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一定比例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1]。从革兰染色技术到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基本形态,再到尝试配制培养基、分析细菌等,再到细菌的生化反应鉴定、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试验,这是一个从简单实验到复杂实验的实训学习过程,对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养成和创新实验能力发展均有积极意义。以基本的实验操作为基础,展开细菌鉴定实验,然后对临床模拟标本的细菌学鉴定实验进行自主设计。上述实验课程设置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为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优化基础教学模式
“实验准备——课堂实验操作——提交实验报告——评阅实验报告”是常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流程,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学指导为主,学生尽管自主参与实验操作过程,但是操作模式机械化,缺乏自主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和互动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验设计与讨论都要突出学生主体。
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前告知学生实验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清单,事宜按课程开始之前,以问题方式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正式组织实验活动之前,安排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小组至少2名学生参与实验材料准备和预实验活动,在实验之前就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方法与目标产生系统认知,这利于提高后续实验操作效率,为自主创新实验提供客观条件[2]。
其次,构建科学的课堂实验程序。首先,以提问方式了解学生预习和实验准备的具体情况,实验指导教师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展开实验指导,精讲要点,规范示教;接着,组织学生开展独立实验,教师巡视实验过程,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布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论的任务;最后,小组内讨论,在课程结束至少15分钟之前汇报小组的实验结果。
第三,注重实验课的总结和讨论。组织学生总结分析实验操作结果,体现实验原理,分析学生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结果,组织大家共同讨论,学生可以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讨论和总结环节的要点就是实验结果解释、问题分析与原因解析、影响因素分析等。课堂讨论的内容也要求学生补充到实验报告中去。
以综合性实验教学为例,按照上述教学流程,我们可以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如“病原性球菌的检验”,课前发放实验教学的PPT到班级群,说明实验任务、材料、操作程序和方法、实验结果,但是不提供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指导以及实验原理分析。学生以实验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课前自主预习和集体讨论活动,对实验方法与结果判定展开讨论,分析实验原理。课堂教学环节,首先由指导教师说明实验任务与实验试剂的位置,学生讨论实验程序之后分组领取实验材料,开展合作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实验操作任务之后,小组成员协商讨论,选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对实验方法、结果、结论等进行概括说明[3]。
结 语:
现代社会对应用型、创新性人才需求迫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临床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人才。随着医疗事业发展以及大众医疗健康意识提升,提升检验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工作能力尤为重要,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关系着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意识、创新能力、决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临床岗位工作中自主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专业课程教学结果反馈可知,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在预习环节、课上自主实验环节以及课后总结环节都比较被动,后续追踪学生的临床实践工作情况,也发现他们在岗位工作中缺乏创新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自主创新实验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专业教学目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荔丰,王元亨,高海闽,等.基于微课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13):183-184.
[2]徐海瑛,陈青阁,刘超怡,等.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6,l8(18):626.
[3]葛新,屈野,毛立群.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