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教育的目标要求与实施路径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期   作者:董溪
[导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青年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将青年培养成为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可靠人才迫在眉睫
        董溪
        西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3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青年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将青年培养成为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可靠人才迫在眉睫,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突出作为,将青年培养成为具有政治素养、坚定四个自信、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通过思政课、校园文化、网络媒介等渠道,打造全方位育人新平台,这对新时代青年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教育;目标;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也出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1]新时代青年教育应把握时代需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导向,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引领,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培养出一批适应国家现实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一、新时代青年教育的内容
        1.担负历史使命、实现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
        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要让青年明确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要教育引导青年立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磨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压和蹂躏,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带领万千中华儿女进行伟大斗争,又带领中国人民天辟地,创造了美好生活。新时代青年要自觉传承党的精神品质,自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理想是远大的,但这需要每一位青年脚踏实地,勤劳肯干,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变为现实。
        2.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它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继承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爱国主义精神,并结合了许多新的时代特色,是以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爱国主义。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青年拥护和热爱中国共产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要厚植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学生的心中牢牢扎根,将理性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的报国行动,用实际行动托起爱国之情。
        3.终身学习、知行合一的学习理念教育
        青年离不开学习,年轻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便给全国青年树立了一个热爱学习、知行合一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在年少时曾到陕北延安梁家河插队下乡当知青,在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仍然不忘学习,白天做活计,夜里点着煤油灯读书,“三十里借书,三十里还书”,习近平总书记勤奋好学,到四川实地考察学习修建沼气池的技术,将技术带到了梁家河,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造福了梁家河的百姓。正是梁家河的这段宝贵经历,才锻造了习近平总书记热爱学习,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品格。青年要以此为榜样,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国家建设何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新时代青年教育的目标
        1.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何民族的希望,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青年的品德,推动青年的健康成长,培养出一批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教育和广大青年寄予厚望,鼓励“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

[2]青年要德才兼备,既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又要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知识与才干,同时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2.提升青年政治素养,坚定高度的四个自信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不良思潮和言论在网络上肆虐盛行,影响到青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对青年的意识形态教育迫在眉睫。对青年进行教育,其目的是让青年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有清醒而理性的认识,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在短时间内有效的遏制住病毒的传播,为每位感染的患者提供免费的医治,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发并生产出疫苗,并免费为每一位中国人民接种全世界安全性最高的疫苗……如此种种,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青年应当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权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推动青年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青年应当是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劳动全面发展,五者缺一不可,习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3]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不能仅仅根据智育水平来评价,更应该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衡量,青年不仅需要德才兼备,还应该注重劳动,重视体育,陶冶情操,内化心灵的美,唯如此,才能成为担当时代重任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三、新时代青年教育的途径
        1.以思政课为主渠道,整合教育资源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后备军的重要场所,思政课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将这些资源带入思政课中。例如,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事迹融入思修课中,用这些感人肺腑的英雄榜样激起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将疫情爆发中国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免费医治等事例运用到毛中特课程中,能鲜明、直观的体现出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有效的将教育内容传达给青年学生。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理应理直气壮讲政治,将国家的性质、执政党的地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的传播到学生群体中,但也应注意语言和艺术的运用,防止填鸭式教学造成学生反感。
        2.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塑造环境影响
        由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仅仅采用显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需运用隐性教育的手段,将主流意识形态所需传达的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利用环境的熏陶,让青年学生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得到思想的灌输。学校要利用号各种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相应的纪念、庆祝活动等,青年学生能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例如,学校在抗日战争纪念日举办相关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能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革命前辈谱写的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明白正是有了中华儿女艰苦卓绝同仇敌忾敢于同帝国主义作斗争,才换来了今天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3.以网络媒体为载体,提高工作引力
        习近平要求青年教育工作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年成长规律,积极探索青年教育的新载体,创新教育形式,增强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学校更应利用好网络媒体这一宣传阵地,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快手等平台通过长文章、短文章、视频、图片、音乐等形式进行“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思想引领和教育引导,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和网络环境治理,及时纠正和消除各种不良信息对青年的影响,为青年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5]
参考文献
[1][3]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党建,2018(10):4-6.
[2]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03(002).
[4]李士峰.对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感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28-30.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董溪(1997.7-),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