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诚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 443601
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数学,离不开教学评价,学期阶段性评价是教学评价方式之一,是总结解法得失、探索解法的最好时机.然而,评阅中常常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评判:如认识封闭导致阅卷遭遇尴尬[1];严而失“度”、“吹毛求疵”导致扣分不合理;重结果、轻过程导致评分不公正等现象屡见不鲜.用命题者、答题者、评阅者的视角,从“学、做、教”三个角度,反思评阅者的操作、情怀和担当,借评助教,力求评讲高效.笔者以2014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未调研中的一道试题为例,抛砖引玉,求得同仁的关注与指正.
1 试题再现
原题: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如图1,若CE恰好是∠ACD的角平分线,请你判断CD是∠BCE的角平分线吗?为什么?
(2)如图2,若∠ECD=α,CD在∠BCE的内部,请你猜想∠ACE与∠DC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简述你的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请问∠ECD与∠ACB的和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2 解答详录
解:(1)CE是∠ACD的平分线,则∠ACE=∠ECD=1/2∠ACD;设∠ACE=x,则∠ACD=2x.
又∠ECD+∠DCB=90°则∠DCB=90°-x,所以有x=90°-x,求得x=45°,
从而有∠ECD=∠DCB=45°,所以CD是∠BCE的角平分线.
(2)因为 ∠ECD=a,∠BCD+∠ECD=90°,则∠BCD=90°-∠ECD=90°-a.
因为∠ACE+∠ECD=90°,得∠ACE=90°-∠ECD=90°-a,则∠ACE=∠BCD=90°-a,所以∠ACE与∠BCD始终相等.
(3)因为∠ECD=a,∠ACE=90°-a,∠BCD=90°-a,所以
∠ECD+∠ACB=a+90°-a+a+90°=180°,则∠ECD与∠ACB的和为180°.
3 评阅偏颇
本题共三问,满分7分,依次为3、2、2分.给出上述解答过程的学生,第(1)问得0分,第(2)问得2分,第(3)问得1分,总分仅得3分.
评阅者只给出3分,是典型的求全责备、严而失“度”的评判,缺少体悟、欣赏、包容的人文情怀,因为数学从来都不是以冷漠的面孔示人的.评阅者过于迷信答案,墨守答题规范性,专注于结果的呈现形式,轻视学生合理独创的思维过程,是最常见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评判.这种固步自封、缺少担当的评判,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4 评阅反思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1准确解读命题意图,从“学”的角度体悟“人”
学期阶段性评价试题,对全县师生教与学有较强的指导性.就本题而言,命题基本意图是立足角平分线、同角的余角相等、角的和差等知识,借助学生熟知的三角板,以旋转变换为背景,对“几何图形初步”教学进行考查,对合情推理、应用意识进行评价.其实质立意是侧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对几何旋转变换的教与学进行前瞻性地指导,提醒师生在解题活动中,重视方程、参变量、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当学生进入七年级下册数学学习后,面对几何综合计算或推理,将等几何量的比设为k,进而引出其他参数[3],借助方程求解,思路更清晰,表达更简洁,求解更迅速.学生运用方程思想进行计算推理,得出CD是∠BCE的角平分线,理应值得肯定.如果阅卷老师换位思考,从“学”的角度体悟“人”,准确解读命题意图,合理定位评分标准,认可学生合理的个性化解法,那么,类似的评价偏颇或失误是可以避免的.
4.2尊重学生解题思路,从“做”的角度欣赏“人”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带着这个困惑,笔者与部分学生和阅卷老师分别进行了沟通.
学生说,老师您看,设∠ACE=x,则∠ACD=2x.则∠ACE=∠ECD=x,∠ECD+∠DCB=∠ECA+∠DCB =90°,这样∠DCB=x=90°-x,所以有x=90°-x,求得x=45°,从而有∠ECD=∠DCB=45°,所以CD是∠BCE的角平分线.学生说得有理有据,但显然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但他们引入参数,从方程角度出发,一个思路解决三问!这种思路明显要高出参考答案的解法,是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没等我说完,阅卷老师介绍了评阅时的情形:由于只有答题卡没有试卷,缺乏对试题整体把握,缺少对命题意图的深层领悟,忽视解法的多样性.又担心错评,影响个人量化考核,影响任教学科老师的考评,因而严格按参考答案采取保守评分.不过,阅卷老师还是肯定了这类学生解题方法,也指出了解答中的不足,即对方程x=90°-x得来的依据阐述不清,思维跨度大,不够严谨.
严格规范表达是对学生的爱护,更是对评阅者的尊重.成功的解题是以良好学习习惯为前提,是数学模型“宽度”积累的再现,是思维代价“厚度”付出的重组.审视学生的解题思路,不难发现:学生解答过程是清楚的,但省略了一个重要的解题步骤,即由同角余角相等推导出∠ACE=∠DCB=x,由两种方式表示出∠DCB分别为x和90°-x,这种表述有让评阅者猜测解题思路之嫌,从而被误评.
5 评阅建议
5.1 规范评阅流程.
通常,阅卷小组分题后,比照参考答案,就马上进入了阅卷程序.由于没有通读整份试题或独立解答试题,就先入为主地依据参考答案对某一道题进行评判, 于是误判在所难免.正确流程应该是:读解整份试卷,整体领悟命题意图;读参考答案,全面探讨解法;分题并试阅,定位评分标准;正式评阅,集中复查并分析,提出教学建议.
5.2端正评阅态度
教师面对合理化的个性化解法时,一定要换位思考和拿捏好尺度,端正好阅卷态度.怀揣唤醒、激励与扶持的情怀,淡化非重要的表达步骤,包容低级的笔误.评阅要点渗透在解题思维过程之中,用发现、发展、鼓励的眼光,审视学生解题中的合理成份.无独有偶,江苏名师刘东升老师也指出,教师要发挥自己专业指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展示、辩护、思辩、反思进行恰当的评价,在肯定学生解法合理性的同时(包括错误解法中的合理成份),帮助优化应该成为教师发挥专业指导作用的重要任务[4] .
5.3敢为评阅担当
“一个看得透、断的准的人可驾驭事物而不被事物所驾驭.”评阅者要洞察到题目的本质,把握准题目涉及的核心数学知识,不为学生一点模糊表达而左右评阅情绪.而应该亲自捉刀,“庖丁解牛”弄清命题意图,把准评阅的脉搏.“望、闻、问、切”, 细致观察,严密思考,严谨推理,追踪学生的解题思路.少一些“吹毛求疵”,多一点体谅,多一点欣赏,为提升评阅质量担当.及时总结学生答题失误的原因,用金针度人的大气,为教师优化试题讲评当好参谋,为后阶段教学献计献策,不辱学生长远发展的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