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海涛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南实验学校157021
摘要:教师的备课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备课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理和知识重构来实现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单元“AA制”有效集体备课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通过集体备课来实现对数学单元内容的掌握,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备课效率,还能够促进备课质量的提升。本文首先针对集体备课内容进行阐述,然后分析小学数学单元“AA制”集体备课的优点,最后提出小学数学单元“AA制”集体备课策略,包括备课准备、备课研讨以及课例实践。旨在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备课流程实现备课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AA制”集体备课;备课研讨
引言:集体备课是一种有效的备课分工,通过不同教师的分工来实现备课效率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以单元为基础进行整体备课,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脉络的整理,从而有效实现学生数学基础的提升。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单元“AA制”集体备课工作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集体备课概述
集体备课指的是将学科的所有教师进行集中,从而成立备课小组,并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对教学大纲进行研读,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对备课任务进行分解,从而能够将多个任务进行分配,从而实现集体备课的备课模式。这种备课模式并不是一个或两个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师一起来完成的。在集体备课时需要经历准备工作、集体研讨、提纲教案编写、信息反馈等方面的内容,并且进行课堂试讲,然后进行不断改进,从而实现集体备课[[]]。
二、小学数学单元“AA制”集体备课的优点
“AA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词语,特别是在集体聚餐时应该会采用“AA制”的形式进行结账,要求每个人出自己那一份的钱。这种“AA制”形式在小学数学单元集体备课工作中也是一种好的方式,备课组组长会针对数学备课内容和教师的数量进行平均分配,每个人分配相应的备课内容,从而能够让每个教师都做好自己的工作,然后再经过研讨来实现备课成果的结合,有效提高备课效率。
与此同时,通过这种备课形式还能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融合,在单元备课中能够考虑到整体的知识框架,对学生的吸收理解具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够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扎实基本功。
三、小学数学单元“AA制”集体备课策略
(一)备课准备
在进行小学数学单元集体备课中,备课内容可以分为单元知识和课堂教学两部分,前者更加注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同时也是正常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而课堂教学是用于备课实践,从而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而不断改进。在集体备课的准备阶段,备课组组长需要对所有教师进行数学知识的测试,从而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到数学教材中的单元知识点构成。然后备课组长将备课内容进行平均分配,每个教师都应该去备课自己的部分。当所有教师进行备课时,需要进行教材的解读,并确定该教学部分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这样能够有效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策划,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实施。
(二)备课研讨
当所有教师完成自身的备课内容后,备课组长需要集中所有教师进行单元知识点的集体研讨工作,需要每个教师展示自身的备课成果,并且所有教师参与知识点的讨论,有异议的教师需要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问题,这样集中进行原有教学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让教学方案变得更加全面。备课研讨的内容有很多种,可以针对教学方案中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前后知识点是否能够很好地进行衔接、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否有所体现、能否通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等多种内容,从而能够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不断进行教学方案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构思[[]]。
(三)课例实践
在进行单元知识备课研讨工作后,需要选出一名教师来提出单元知识点共案,对备课研讨中的优秀提案进行整理,从而进行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方案来进行课堂模拟实践,其它教师在教室中听讲,从而能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且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重新进行议定,所有教师进行课例的撰写,并且从中选择一篇最为优秀的课例作为参考典范,从而完成集体备课工作。备课内容不仅仅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还需要对具体的细节进行整理,从而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来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单元“AA制”集体备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单元备课能对学生整体知识具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知识框架。而通过“AA制”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责任,将所有数学教师进行备课任务的分配,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备课情况进行测试和研讨,选择最好的备课内容进行教学应用,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苗艳利.基于课标的小学数学备课策略[J].现代教育,2018(2):59-60.
[2]周浩.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策略[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0(2):030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