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黄翠兰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黄翠兰
        桂林市平乐县二塘镇牛角小学,542403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要关注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这是目前教师教学重点以及难点问题,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应当促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性知识,而且还应当要求学生对学生潜在能力进行挖掘,进而提升学生能力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的教育;语文的素养;现状;策略?
         引言
        语文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可以说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教育局的推动改革下,语文的教学目的也更加的精准。也对很多教育家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这一个阶段有着一定的特殊意义。小学升初中的时间里,语文的修养要求也逐渐提高。这篇文章是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以及针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措施。所以,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引领学生,将语文课程的教授落实。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培养的意义
        语文修养的提高有助于其他课程的理解,语文修养提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己的理解意识。对于读题时更为快速。语文修养的提高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一定的影响。小学生对世界有着无尽的兴趣和奇怪的想像,语文这一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世界的想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摆脱中国封闭式的教育模式,祛除以分数考验学生聪明程度以及优秀能力这一缺点。应试教育满足不了现在社会的潮流形式,最终只会被取代,升学率也不是判断学生优秀程度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做法只能“纸上谈兵”而并没有教授学生在生活上的技能,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让学生变成所谓的“文人墨客”而并非“实践者”。固定模式的教材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很难集中精神去理解课文内容,也限制了学生丰富多姿的想像能力,与幼儿园时期的“兴趣培养孩子”相互矛盾和冲突。因此,多角度、多方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很重要的。??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高年级和低年级小学语文的教学,区别在于高年级语文的教学使师生遇到了升学率的问题。尤其在封闭传统的教育这一模式影响下,学生的分数是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准则。这一个评价标准让教师将注意力过多的用在了学生书本内容了解程度的多少上,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作为一个主体,而忽略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自主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的创造思维能力,这与语文素养的提高这一目的不符。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被称作“应试教育”即应对考试而教学。高年级小学语文课程所用的书本内容以升学率而设置。在这一条件的影响下,教师就有着固定模式的教学方法和习惯,这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能力,也就很难有一定的效率。?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素养培养中的有效策略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来源于兴趣,那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提高语文素养上,让学生不再是“逼我学习”而是“主动学习”。举个例子,在部编版语文教材,《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篇课文里,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后来作者又写了好多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每次母亲都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这个评价使得学生产生极大的好奇及兴趣,从而对于写作也有着更大的耐心。

这样能够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和语言阐述能力。逐步地在心里对父母产生敬重和关心的情绪。这一做法正好验证了语文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个理论。
2.布置生活化的语文作业
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不仅是让他们感受到学科的魅力,而且还引导他们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教科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当教师在讲解《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文时,他们需要为学生分配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作业。在解释该课程之前,老师需要让学生了解他们周围的污染和浪费,以指导他们将日常生活与本书的内容相结合。在这个单元中,有一个写作练习,叫做“学写倡议书”,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根据调查情况以及学生周围的污染和浪费编写倡议书,这种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引导他们运用语文知识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学术素养。
3.师生进行良好的互动
在开始语文课堂活动之前,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对话,使学生能够依赖老师,同时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关怀情绪,并倾诉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应自然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使学生在完成语言素养的同时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语文知识的实际需求有详细的了解,这将有助于他们根据学生的真实反馈来设计教学计划,适时调整和改善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在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为他们的未来顺利发展奠定基础学习生活基础。
4.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只依靠教材内容是无法达到的,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受语文的魅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冰心的散文《母爱》、老舍的《母亲》、胡适的《我的母亲》等等,从而引导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母爱,在准确掌握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关于母爱的大量可用素材。另外语文视野的拓展还可以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寒假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安排抄对联的任务,促使学生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积极感受过年的氛围,领略我们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魅力。通过将课堂知识和课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不知不觉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5.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写作也是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写作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写,平时可以写读后感,写日记,或者将自己读到的佳词妙语积累下来,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质量,帮助学生培养写作的兴趣。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课上进行佳作赏析,将一些优秀的作文分享给学生,并让学生去发现作文中特别精彩的词句,作文的构思等等,让学生学习这些手法。或者,教师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作文活动课,比如像“放风筝”或者“夹豆子”这样的作文,语文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夹豆子”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针对夹豆子的一系列过程进行发言;或者,教师带领学生到外面去放风筝,让学生亲自体验放风筝的过程,然后才让学生动笔。如此一来,死气沉沉的写作课也变得活泼有趣,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语文学习也变得非常快乐。一旦学生爱上写作,便会自动去搜集各种精彩的词句,用心构思,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关注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应当转变传统思想理念以及传统教学方式,要采取科学合理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培养和提升,进而促使学生可以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大霞.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8(24):15-16.
[2]江丽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76-77.
[3]刘全卫.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